憋了好久的大招,昨天傍晚放出来了。万众瞩目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全文内容不长,但是面面俱到。
当时我看完,脑子里就只有一个感受,为了撮合四个人打麻将,组局的人对这四个人说,你们四个都能赢。
就是不知道钱从哪来。
要发债刺激消费吗?怎么发?发多少?这些在昨天的文件是没有的。下午3点的发布会,应该会有一些具体数字出来。但从今天消费板块冲高回落的走势来看,市场预期并没有很强。
截至下午2点,沪指浅红,深市回调,全A等权指数上涨0.58%。市场缩量1500亿,估计不少人从之前的进攻心态转为了观望。
咱们聊聊这次出招,比较重要的两块信息。
一个是,支持就业,提高工资性收入。
很明显,把这个放在了第一条,就是要释放对增收的重视信号。因为只有大家收入提高了,才敢去消费,这个逻辑没问题。
但实际上没这么简单,消费增长需要大家收入提高,收入提高需要企业盈利增长,企业盈利增长需要经济变好,经济变好又需要消费增长。变成鸡生蛋、蛋生鸡的闭环了。
所以很明显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需要财政、货币等一系列政策逐步落地后才会慢慢见效。
另一个是,拓宽财产性收入,多措并举稳住股市。
以前大家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来自房产,现在寄托于股市。但股市刺激一下短期情绪容易,维持长期增长就难,因为这本质上还是需要企业盈利增长来支撑,而这又回到第一条:需要经济企稳回升。所以这也不是一天两天、一个两个文件的事。
但是,关于到底怎么拓宽财产性收入,里面提到了具体思路,包含五条内容: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加快打通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
强化央企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依法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等行为;
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产品品种。
非常清晰。首先是要足够强大的资金来托住股市底线,你可以理解为证金、汇金等GJD或者类平准基金,以及紧随其后的核心主力,也就是险资、社保基金、养老金和企业年金等能做中长期投资的大资金。
这些资金的属性特殊,天然求稳,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他们会优先于买什么,肯定是央国企,或者现金流最优质的白马股。这类资产的暴雷概率更低,长期抗风险能力也更强。所以后面立马就提到,要强化央国企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
今天央企共赢ETF(517090)表现就很不错,你看下它挂钩的富时中国国企开放共赢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就知道了,完全长在中长期大资金的审美和需求点上。如下图。
另外像红利国企ETF(510720)这种国企方向的红利资产,也比较符合这个要求,这个产品每个月都可评估分红,目前已经连续分红11个月了。
顺便提一嘴,这两天圈子里盛传的公募基金改革方案,也特别提到可能会对基金经理增加“盈利客户占比”等方面的考核,以及会重点支持分红型和绝对收益型的产品,都是指向一个方向,也就是部分资金很可能会往长期防御性和抗风险能力强的资产转移。
当然,单纯依靠央国企和现金流白马这类核心资产,不可能支撑起整个A股,它们的资金承载量也有限,如果过多资金集中抱团在这里,最终也会出现泡沫。
所以整个A股的资产健康度,是更重要的。这就引出了第四条内容,也就是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和股东违规减持。这个话其实年年说,后面到底会有什么新的雷霆手段,可以再蹲蹲看。
最后一个补充就是,股市毕竟是波动大,债市作为普通家庭资产的配置方向,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后面也要多发这块的产品给大家选择。也再次印证了前面提到的,未来资产会强化对防御性的重视。今天市场基本就是往这个方向在演绎。
ETFA股[超话]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