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影响了“陆地”的演化?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并不是和缓的,而是经历过崩溃与复

事纷聊娱乐 2025-03-18 22:27:25

哪些因素影响了“陆地”的演化?

陆地生态系统的变化并不是和缓的,而是经历过崩溃与复苏。

学术界提出了“白垩纪陆地革命”等理论,并认为贯穿“白垩纪陆地革命”的五大标志性事件,即“被子植物起源”“昆虫的生态辐射”“脊椎动物的兴衰演替”“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以及“陆地生态系统的复苏”,是探究现代陆地生态系统起源与演化的关键。

白垩纪被子植物的崛起,重塑了全球陆地植被和生态系统格局,也为昆虫、两栖爬行类、鸟类和哺乳动物的辐射演化提供了栖息地和能量来源;昆虫的生态辐射使得森林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等各类型的陆地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在维持生物多样性、调节碳循环等方面深度地参与了现代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恐龙类等陆生脊椎动物,通过拓展生态位、重塑食物网、改造栖息环境等极大地影响了现代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同时,一系列的地质环境事件也对现代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时代的陆地生态系统与现代截然不同。首先是地理格局与气候环境的巨大差异。在侏罗纪早期,大陆的聚合程度较高,之后不断裂解,直到白垩纪晚期才初步形成现代地理格局的原始状态。

板块活动改变了当时的气候条件,造成了当时的极端温室效应。据测算,白垩纪中期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是现在的4~10倍;热带地区年平均温度高达35摄氏度,两极地区的年平均温度也能达到14摄氏度左右;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高100~200米,在过去250Ma(百万年)的历史中处于最高位时期。

如今,人类活动已成为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变化的首要驱动力,影响速率与规模远超自然过程。

耕地的扩张、畜牧业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开采等,都会改变地球的表层系统。人类活动还会极大地影响地球的气候条件。我们生活的地球目前正处于冰室气候阶段,两极的冰盖便是显著特征。如今,大气中吸热温室气体的含量已创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由于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排放污染物、过度开发生物资源等,人类活动极大地加速了陆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下降。

然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并非全然消极。生态恢复和污染治理有效修复了退化的陆地生态系统,我国的“三北”工程就是其中的经典案例。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农业和林业活动可以在保证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和生态健康。多年来大规模的物种保护活动也卓见成效,濒危物种的人工繁殖与再引入、栖息地保护和生态廊道建设等活动,不但有效避免了濒危物种的灭绝,还进一步恢复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0 阅读:0
事纷聊娱乐

事纷聊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