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剔红漆雕人物故事捧盒-大清乾隆年制

煜杰谈文玩 2025-03-19 15:39:49
清代剔红漆雕捧盒:朱漆映古韵,匠心绘传奇 在古玩艺术的璀璨宝库中,清代木胎剔红漆雕「人物故事」捧盒宛如一颗夺目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 此捧盒高 14.3cm,直径 28cm ,器形华实精美。以木为胎,质地坚实,纹理细腻,经专业检测与历代实物比对,符合清代漆器木胎特征。盒身髹剔红漆,色泽艳丽,红如朱砂,历经岁月更显醇厚。漆胎厚实,层层髹涂,赋予器物坚固质感与独特层次。 工艺上,满工精雕,布局严谨巧妙。运用阴刻与阳刻结合的刀法,将山间风景、楼阁楼台、人物故事生动呈现。山峦质感、树木枝叶、楼阁门窗栏杆清晰可辨,人物神态动作栩栩如生,营造出精妙意境。图案装饰精美,红漆纹饰与木胎底色相互映衬,花卉纹、云纹等线条流畅,寓意吉祥。 底部 “大清乾隆年制” 底款字体规整,彰显皇家威严。包浆浑厚,是岁月摩挲的印记,增添历史厚重感。 追溯历史,清代乾隆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漆器制作工艺达鼎盛。剔红工艺唐代起源,历经宋元发展,在乾隆年间进一步创新完善。乾隆帝对艺术品的推崇,促使工匠追求精湛技艺,融合多种工艺元素,造就诸多精美漆器。 与同类古玩相比,该捧盒优势显著。工艺难度上,剔红需多层髹漆、精细雕刻,对工匠技艺要求极高;艺术风格融合绘画与雕刻,兼具传统山水画意境与立体雕刻生动感;文化寓意丰富,图案蕴含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存状况良好,包浆浑厚品相佳。 据 [2018 年] 香港苏富比拍卖会,工艺、题材相似的清代剔红漆器以 100 万元成交,凸显其市场价值。艺术审美上,造型、纹饰、工艺具极高水准,带来视觉冲击与美感;文化内涵是清代文化艺术见证,反映当时社会风貌与审美;市场价值方面,因稀缺性与精湛工艺,在收藏市场备受青睐,价值攀升。 普通收藏爱好者入手时,要观察漆质色泽厚度、雕刻精细流畅度及包浆自然度,了解相关历史文化。收藏有风险,受供需、经济、喜好等因素影响,入手前需了解市场,请教专业人士,谨慎投资。 这件清代木胎剔红漆雕「人物故事」捧盒,是历史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承载千年古韵。关于它,您若有见解故事,欢迎评论区分享交流。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