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可以被称为“智驾元年”,新年以来各大车企都在大力推进智驾普及与落地。让

采绿谈汽车 2025-03-19 22:00:54

2025年可以被称为“智驾元年”,新年以来各大车企都在大力推进智驾普及与落地。

让DeepSeek 基于现有公开信息,整理了一下各家车企的智能驾驶技术特点及未来规划总结(按厂商分类):

ai兴趣创作计划

吉利汽车(极氪)​

千里浩瀚智驾2.0:双NVIDIA Thor芯片(1400TOPS)+5激光雷达,G-AES避障技术。

​功能亮点:车位到车位零接管,机械车位泊车。

未来规划:2026年量产L3级车型,布局立体出行网络。

奇瑞汽车

猎鹰智驾:全球适应性(欧盟认证),端到端大模型+世界模型(VLA架构),覆盖越野场景的O-NOA。

​数据优势:45亿公里海外智驾数据,算法周迭代。

未来规划:2025年全系车型标配智驾,最低下探至6万元车型。

​广汽集团

星灵智行:L3/L4量产(2025年Q4),如祺出行Robotaxi(4000万公里运营)。

​生态扩展:飞行汽车(高域GOVY品牌)。

未来规划:2025年交付L4前装量产车,加速Robotaxi商业化。

比亚迪

天神之眼:10万元级车型标配自动泊车,规模化压低硬件成本。

​定位:智驾作为“基础安全配置”普及。

未来规划:2026年实现L2+全系覆盖,推动油电同智。

长安汽车

北斗天枢2.0:全系车型标配智驾接口,支持高速/城市NOA。

​下沉策略:15万元级深蓝L07搭载高阶智驾。

未来规划:2025年8月智驾覆盖10万元车型。

小鹏汽车

端到端XNGP:MindVLA模型支持语音控车,无图全场景NOA。

​硬件冗余:双Orin芯片+激光雷达。

未来规划:2025年实现L3级脱手脱眼,2026年量产L4低速无人车。

特斯拉

本土化Autopilot:中国路况数据优化,红绿灯识别及复杂路口通过率提升。

未来规划:持续迭代FSD,推动全球数据反哺中国算法。

智己(上汽)​

IMAD 3.0:直觉式端到端大模型+D.L.P.模型,一键AI代驾(贴边/脱困)。

​硬件:30传感器+双Orin芯片(508TOPS)。

未来规划:2026年量产L3,2025年启动L4无驾驶人测试。

长城汽车

Coffee Pilot Ultra:SEE端到端大模型,无图全场景NOA(重庆8D立交)。

​越野智驾:全地形分级标准(沙漠/雪地)。

未来规划:2025年启动L4测试,与滴滴合作Robotaxi。

其他厂商

​蔚来:全栈自研NAD系统,换电协同智驾,2026年推L4车型。

​零跑:B10车型高性价比激光雷达方案,主攻15万元市场。

​理想:MindVLA语音交互智驾,与i8车型同步推送。

​小米:端到端系统日增1000万公里路测,2026年冲击L4。

鸿蒙智行:尊界S800申请L3认证,2025年功能推送。

行业趋势总结

​技术同质化:端到端大模型成主流,差异化转向极端场景(如越野/机械泊车)。

​成本下沉:比亚迪、奇瑞、长安推动10万元级智驾普及。

​全球化验证:奇瑞、长城、智己依托海外数据优化系统。

​L3/L4量产竞速:广汽、小鹏、智己等品牌,争夺2025-2026年量产窗口期。

​生态扩展:从Robotaxi到飞行汽车,构建立体出行网络。

0 阅读:0
采绿谈汽车

采绿谈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