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和田玉观音坐姿像摆件「旧藏」

煜杰谈文玩 2025-03-20 16:28:39
清代和田玉观音坐姿像:凝玉韵,寄佛情 古玩收藏中,清代玉器以独特魅力占据重要地位。今天要讲的清代和田玉观音坐姿像摆件,更是集工艺与文化于一身的珍品。 观音像由整料和田玉精心雕琢。玉质温润细腻,触手生温,内部晶体结构紧密,尽显玉料优质。自然绺裂如天然笔触,皮壳包浆醇厚,经岁月打磨,光泽柔和。沁色自然,层次丰富,是岁月留下的独特密码。 观音面庞圆润,五官清晰,流露慈悲之态。颈饰璎珞,粒粒雕琢精巧。手持如意,线条优美,寓意吉祥。坐姿自然,衣纹线条灵动,工匠以巧妙刀法,呈现衣料质感。侧边童子合十,天真可爱,与观音呼应,画面和谐。 摆件高 12 厘米、长 7.5 厘米、宽 4.0 厘米、重 472.5 克 ,比例协调。观音像与底座、背光搭配完美,视觉平衡,既突出主体,又显端庄稳重,体现清代玉雕高超技艺。其表面纹理简洁,却蕴含祈福寓意,契合当时简约而意境深远的风格。 清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玉器工艺蓬勃发展。宫廷重视,造办处汇聚巧匠,社会需求推动创新。当时审美融合多元文化,追求庄重华丽。此观音像将宗教庄严与世俗审美融合,既具佛教神圣,又符合大众审美。 制作工艺传承千年精髓。选材严苛,依玉料特点开料定型。雕刻时,多种刀法并用,精雕细琢。打磨后,玉质温润光滑。清代玉雕为现代奠基,风格亦为后世灵感源泉。 与同类型玉器相比,此观音像优势显著。整料雕琢难度高,需规避瑕疵保造型。艺术风格独特,宗教世俗融合巧妙。文化寓意丰富,象征吉祥多福。且保存完好,玉质依旧温润。虽有同类共性,如造型对称、工艺流行、寓意吉祥,但在工艺、风格、内涵上更胜一筹,艺术与收藏价值极高。 艺术审美上,它融合宗教与世俗之美,唤起人们对善与美的追求。市场价值方面,和田玉资源稀缺,此像玉料工艺皆优。过往拍卖显示,同类玉器颇受青睐。虽市场波动,但它潜力巨大。不过收藏有风险,新手需关注玉质、工艺等要点。 这件清代和田玉观音坐姿像,是历史与艺术的交融,承载美好祈愿,在收藏世界中熠熠生辉,等待人们去发现、珍藏。你对它有何看法?欢迎分享。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