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话唐诗(123)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

寒荷趣事 2025-03-21 22:34:03

乔话唐诗(123)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 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 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 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 一体君臣祭祀同。 〔注释〕蜀主窥吴:指刘备当年起兵伐吴事,刘备恨孙权杀害关羽,于章武元年(221)七月率军伐吴,次年六月败归白帝城,后死在永安宫中。翠华:皇帝出行的仪仗。玉殿:句下原注曰:“殿今为卧龙寺,庙在宫东。”巢水鹤:水鹤在杉松上作巢。岁时伏腊:代指年节之日。武侯:指诸葛亮,亮封武乡侯。 译文:刘备当年攻打吴国莅临三峡,那年,也是在永安宫驾崩。空荡的山谷里,还能想象到当年出行的仪仗。荒野寺中,还能隐约看到当年宫殿的模样。水鹤在古庙的杉松上筑了巢,逢年过节,还能见到百姓来烧香祭奠。诸葛武侯的祠庙常邻相伴,君臣一体,同享世人祭祀。 赏析:这是杜甫咏怀五首的第四首。凭吊蜀主刘备永安宫,怀想当年,刘备叱咤风云,复兴汉室,却不想在出兵伐吴时兵败而归,在白帝城托孤后,含恨离世。诸葛亮因刘备三顾茅庐而感知遇之恩,辅佐刘备东征西伐,三国鼎立而成就蜀汉霸业。在先主死后,为了完成刘备遗愿,更是六出祁山,为蜀汉鞠躬尽瘁,死于五丈原。 杜甫钦佩刘备的识贤、礼贤、尊贤、用贤的领袖之举,更佩服诸葛亮的感恩、敬业,忠贞不渝,君臣遇合,心心相印,共同成就了一番伟业,也受到了普通百姓的共同祭祀和万代瞻仰。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有"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称呼。有诗文一千四百多首,被称为"诗史"、“诗圣”,以律诗、古体见长。杜诗具有集前代之大成,开后世之先路的作用,对唐代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

0 阅读:2
寒荷趣事

寒荷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