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比5?马里亚纳海战中的重型航母

柯柯基看武器 2025-03-23 16:00:22
1944年6月爆发的马里亚纳海战,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场航母对决,也是继中途岛海战之后,美日双方重型航母投入数量最多的一次海上决战。 其实,从纸面上乍一看,美日15比9的航母投入比,特别是7比5的重型航母之比,似乎并不很悬殊,甚至还有些“势均力敌”。那么,双方航母的构成和实际战力究竟如何呢? 当时,美军的7艘重型航母,全部都是货真价实的重型舰队航空母舰。其中的6艘,是美国自1943年起成批服役的埃塞克斯级;余下的一艘,还是从战火中杀出来的传奇老舰企业号(属约克城级)。不难看出,战争后期美军重型航母的单舰质量是很高的。 相比之下,日军的5艘大型航母,在质量上要略逊一筹。其中的3艘(大凤号与翔鹤级两舰),可称得上是严格意义上的重型航母,新服役的大凤号还是满载排水量超过3.4万吨的“装甲航母”;而另外2艘(飞鹰级),则是“拥有大型航母体量(满载排水量超过2.7万吨)、实际战力与中型航母相当”的“专业替补”。 与一般的改装航母(如大鹰级)不同,“半军标”出身的飞鹰级,由于在设计之初就是“内定”的航母预备舰,其在建造时就做了针对性设计并预留了足够多的改装空间,因此,其航母改装工作相对比较成功,也是战力最接近正规航母的一型改装舰。 中途岛海战后,有着不俗战绩的飞鹰级,曾一度成为苍龙级中型航母的“平替”,但到了战争后期,面对美军埃塞克斯级这样的真家伙,已明显力不从心(航速方面始终是硬伤)。 此外,美军还拥有8艘独立级轻型舰队航空母舰作为主力航母的补充,而日本仅有4艘不同型(仅4艘就来自3个不同舰级)的轻型航母。 而比航母指标更悬殊的,是美日飞行员之间的差距。经过中途岛海战,特别是随后长达一年多的所罗门航空消耗战之后,日军战前培养的老飞行员几乎消耗殆尽。由于燃料的极度缺乏,战争中后期训练的新飞行员素质低下,战力近乎于直线下滑,最终在马里亚纳海战中交出了“猎火鸡大赛”的答卷。

0 阅读:200

评论列表

微笑的命运

微笑的命运

12
2025-03-24 12:47

44年参战的美军舰载战斗机F6F-5战斗机,发动机2200马力。同时期日军舰载战斗机零战52型,发动机1100马力。打个毛线[得瑟][得瑟][得瑟]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10
2025-03-23 17:31

马里亚纳海战结果是日军损失三艘航空母舰、378架飞机。此战役影响甚大,日本丧失西太平洋制海权,舰队主力航空母舰损失惨重,舰载机消耗殆尽,使之无法在四个月后的史上最大海战莱特湾海战派出飞机支援舰队,使日本海军最终被击败。 美军则大获全胜,只有少数舰只轻伤,并得以在海上包围之下支援登岛作战,在持续攻击下美军歼灭了日军的驻岛部队获得惨胜,美军巩固了塞班岛的登陆后,接下来两个月逐步将马里亚纳各岛占领,包含后来收复关岛,也有了直接以B-29轰炸日本本土的实力,同时与麦克阿瑟的战线形成夹击菲律宾群岛的态势。 马里亚纳海战的落败标志着日本的绝对国防圈已经不复存在,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东条英机在此后下台。

柯柯基看武器

柯柯基看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