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于爱与不爱之间的人,通常缺乏情绪感知力,也缺乏经营持久稳定关系的能力。
爱是一种抽象的情感,本质上是由片段构成,不连续,受到各种因素的波动影响。在无数爱与不爱的片段中,蕴含着人类极其复杂的情感。
这些情感带有客观因素,也混杂着人为的处理部分。人为的处理指的是,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过去的创伤和留存的情感历史应用到当前情境中。
因此,人类的语言常常具有误导性。
这也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被爱,不取决于条件或地位,而在于是否具备感知爱的能力。
缺乏这种能力的人无法辨识自己复杂的情感,也无法承受情感的不稳定,倾向于执念地寻求情感中的确定性。例如,通过具体框架或爱与不爱的模式来解析情感。
同时,当一个人不断寻找爱的证据,找不到时就全盘否定,反复徘徊于爱与失落之间,这种情感上的不安定会导致长期纠结在爱与不爱之间。
这种面对情感的不稳定性,忽视了每个人的独特性,是无法成功经营长期亲密关系的。
要拥有情感的感知力,需要学会感受情绪而不是通过行动逃避。重要的是,有一个客观的接受者(可以是心理咨询师或情感敏锐的亲友),能够不带偏见地接收我们的情感。
通过这种防御被拆解的经历,我们封存的感知力会逐渐被唤醒。
随着这些经历的增多,我们渐渐将这种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本领。
只有拥有这种能力,我们才能拥有多彩的人生旅程。
我们能够充分接纳自己的感受,将个人情绪与外部事物分开。同时,我们也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给予他们充分的情感价值。通过利他也利己,爱意满溢。
最终,我们会感受到,这个世界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