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研读《资治通鉴》,内容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收天下兵聚咸阳,销以为锺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廷中。一法度、衡、石、丈尺。徙天下豪杰于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读后心得是: 清平乐·咸阳怀古 金人沉默, 量器铭君诺。 六国宫阙镜中殁, 谁见当年城郭? 徙户暗度陈仓, 衡石尽写沧桑。 渭水依然东去, 空照秦月如霜。 当我们在遥感地图上审视秦代郡县格局,那些笔直的驰道、等距的烽燧、规整的田畤,仍在诉说一个文明悖论:极致的秩序追求最终导向系统脆弱。咸阳宫遗址出土的铜权上,那道因过度使用产生的裂痕,或许正是秦制宿命的隐喻——将多样性熔铸成单一性的过程,终究要承受文明熵增的反噬。但无可否认,这场两千年前的地理-文化实验,为华夏文明注入了"大一统"的基因,其历史回响至今仍在神州大地上空回荡。
今天研读《资治通鉴》,内容是: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收天下兵聚咸阳,
第一人称讲地理
2025-03-26 08:23:47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