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订单?”2025年3月26日凌晨4点,杭州网约车司机王师傅接系统派单前往

姜海楠聊社会 2025-03-26 19:36:21

“幽灵订单?” 2025年3月26日凌晨4点,杭州网约车司机王师傅接系统派单前往余杭郊外,抵达定位点后却见荒山野岭空无一人。拨打乘客电话显示空号时,他瞬间意识到——自己又被“幽灵订单”狙击了。更戏剧性的是,20分钟后竟有另一名司机前来接同一订单,两人手机尾号完全重合。

系统漏洞还是人性之恶? 这已是王师傅本月第三次遭遇空号订单,每次被扣50元履约保证金。网约车平台客服解释“可能是乘客换号未更新”,但司机们心知肚明:凌晨4点的偏僻地段出现连续空号订单,更像是精准设计的陷阱。交通运输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杭州网约车异常订单量同比激增43%,其中23:00-5:00时段占比达68%。

当王师傅坚持不取消订单、开着计费表苦等真相时,同行李师傅选择立即撤离。这种分化暴露出网约车司机的两难困境:较真可能损失更多接单时间,妥协则纵容恶意行为。值得玩味的是,平台规则中“乘客号码脱敏”本为保护隐私,却成作恶者的护身符。

某网约车司机群聊记录显示,购买虚拟号码软件仅需98元/月,便可批量生成无效订单。更有司机爆料,部分汽车租赁公司为打压竞争对手,专门在凌晨给对手司机派送假单。杭州市运管局回应称,已查实3起恶意下单案件,最高开过2万元罚单。

平台何时亮剑? 浙江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报告指出,网约车平台完全有能力通过AI识别异常订单特征: 1.新注册账号首单定位偏远区域 2.订单发起后5分钟内取消 3.同一号码月均异常投诉超3次

令人费解的是,多数平台仍沿用三年前的风控模型。王师傅的较真或许改变不了系统,但他手机里保存的行车记录仪视频,正在成为撕开行业黑幕的突破口。

当算法成为作恶帮凶,我们该指望司机的孤勇,还是制度的觉醒?

来源:1818黄金眼

0 阅读:290
姜海楠聊社会

姜海楠聊社会

品社会百态,看百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