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套磷光邮票邮政运输的研制和发行
何国姐姐
2025-03-26 23:01:35
为适应信函自动分拣的需要,邮电部于1980年3月20日发行了中国第一套磷光邮票——T49邮政运输,全套4枚,发行量600万套,设计者李印清。这套邮票规格为极少采用的54×20毫米,4枚邮票图案分别是邮政船(水路邮运)、邮政汽车(汽车邮运)、火车邮政车厢(火车邮运)、飞机(航空邮运)。
磷光邮票又称为发光邮票,是在邮票表面印一层磷光物质,或使用一种磷光纸张,印上邮票图案。在日光下观察,与普通邮票一样,但如用紫光灯照射在暗室观察,邮票表面能显示出鲜艳夺目的磷光颜色,有红、橙、绿、蓝等色。
我国发行的这套邮政运输磷光邮票发蓝绿色光,使用了一种波长磷光粉印制磷光条杠,磷光带宽度为2毫米。4分票(本埠)印刷2条磷光条杠,8分票(外埠)印刷4条磷光条杠,10分票(航空)印刷5条磷光条杠。另外还有面值2分的邮票,印刷了2条磷光条杠。
1980年3月,北京邮票厂使用这两种磷光材料印制出了中国首套邮政运输磷光邮票,其中的4分、8分票的磷光带是用ABT1-1磷光材料印刷,2分、10分票则用ABT1-50磷光材料印刷。日光下观察,4分、8分票的磷光带不易发现,在暗室紫光灯下观察磷光也较弱;而2分、10分票的磷光带在日光下观察,十分显眼,在暗室紫光灯下观察,磷光不仅余辉强,而且滞留时间也长,两种材料各有优缺点。
邮政运输邮票是为当时正在研制中的信函自动分类理信机的试验而专门印制的,邮电部信函分拣机会战办公室特为中国磷光邮票首次发行印制了纪念邮折,赠送给有关试验人员。印制磷光邮票,国外多采用雕刻凹版印刷或影雕合印,而中国发行的这套磷光邮票是把有机磷光粉制成影写版油墨,采用照相凹版印刷,磷光条杠印在邮票图案表面最上一层,磷光邮票的磷光在3至5年内发光亮度不会衰减。
当贴有磷光邮票的信件进入信函自动分拣机时,在机器内部的紫外灯照射下,发出的磷光被探测器识别,随即控制机器装置,把杂乱颠倒的信件分理整齐,文字地址方向一致,然后根据条杠区分出本埠、外埠、航空类别,并自动盖上戳记。用机器自动分拣快速、准确,代替了繁琐的手工劳动,是邮政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虽然当时利用磷光邮票进行信函自动分理技术在中国邮政业务中还没有普遍使用,但邮政运输磷光邮票的发行向人民群众宣传了邮政发展的先进技术,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中国邮票史》第九卷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