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张群对蒋介石说:“熊式辉给我来信了,说在外面过得不如意”。蒋介石听后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3-27 09:04:37

1954年,张群对蒋介石说:“熊式辉给我来信了,说在外面过得不如意”。蒋介石听后,叹了口气,怒其不争的说:“堂堂的国军二级上将竟被捉去坐了班房,真是颜面扫地,你让他回来吧,别在外边丢人了”   蒋介石下野前,熊式辉表明决心跟随他左右,但在国民党败退远走台湾之际,熊式辉却没有跟其他人一起选择台湾作为栖息地,蒋介石也不愿让他前往。   熊式辉从1913年就开始追随蒋介石,因为策反江西军阀赖世璜有功,所以蒋介石也极其信任他,即便他不是从黄埔军校出身,蒋介石也依旧把他视为亲信。   1927年,是蒋介石和熊式辉感情更进一步的时期,蒋介石因为兵败徐州导致他在部队中的威望荡然无存。   但凡是有点兵力和势力的将领都想把他赶下台,而桂系两个将领就已经这样做了,李宗仁和白崇禧联合武汉国民政府逼迫蒋介石让出位置,在他们的一步步紧逼之下,蒋介石也只能让出军权。   此时将及时身后空无一人,就算有支持他的人也是无权无势的小人物,并不足以与他们两个相对抗。   熊式辉是白崇禧麾下的人,他本应该跟着自己的上级一起逼迫蒋介石让位,但他却做出了一个违背身份的决定。   熊式辉决定支持蒋介石,而且还辞去了自己在国民党军中的职务,一心一意要追随蒋介石而走,同时他还给蒋介石通电,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锦上添花可能没人记得,但雪中送炭却能让人铭记一生,熊式辉的行为让蒋介石备受感动,他连忙稳住熊式辉的动作,让他不要离开队伍,毕竟兵力才是他们的依靠。   蒋介石安抚好熊式辉之后他就去往日本拜访了蒋家,并且与宋美龄联姻,同时他还获得了日美两国的支持,等他再回国的时候,一切事情都已尘埃落定,国民党内部无人可与他争锋。   而熊式辉也因此选择坚定从而成了蒋介石身边的亲信将领,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不过蒋介石的提拔并没有提高他对于局势的掌控,熊式辉带兵打仗的本事确实没有其他人强。   熊式辉适合做一名军师,他在江西任职的时候严格配合蒋介石的行动,因此给国民党的带来了不少先机。   蒋介石很是信任他,后来他在国民党内部挑选人去欧洲国家访问的时候,他第一个就看中了熊式辉。   熊式辉把这个任务完成的很好,等他回到国内的时候,他的身份地位又变的不一样了,不管蒋介石要做什么决定都会事先询问他的意见,他已经成为了蒋介石身边的小诸葛。   不过这份信任并没有永久的维持下去,让蒋介石对熊式辉产生不满的就是关于东北的问题了,东北地方辽阔,而且资源也十分丰富,蒋介石一直把这里视为战争胜利的根本。   为了能够保证东北一定在自己的掌控下,于是他就派熊式辉去解决这个问题,他坚信熊式辉一定能和共产党对抗。   熊式辉对这个任命不太满意,因为他真正想要的是在国民党内部做到核心位置,不过蒋介石的命令他最终还是接受了。   熊式辉对管控东北的事情并没有多少信心,仪式因为东北是从苏联手中接过来了,而是因为他在东北没有任何根基,他一上任就开始打退堂鼓了。   熊式辉在东北的行动十分受限制,他自己就不敢大手大脚的行动,但当时不管是对哪一方来说,争取东北都是重中之重。   熊式辉在东北不敢动,而朱德就开始大胆指挥,共产党进入东北的动作十分迅速,主力部队从各个方面进入东北。   等到熊式辉重新考虑战局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当他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安排好东北的人员问题后,共产党的军队也进入了大半,这时候东北的内部人员却在争权,分钱,这也就导致国民党想要强占东北的计划彻底失败。   熊式辉感到无力回天的时候,他决定辞去东北的所有职责,但蒋介石却不允许,在他的多番争取下,最终他还是辞去了东北的职务。   因为东北的问题导致熊式辉受到了国民党内部的多层职责,蒋介石不想牺牲自己的嫡系部队,于是他也只能把这件事情推到熊式辉身上,最终熊式辉就成了边缘人物。   后来国民党去台湾的时候,熊式辉选择去香港,可香港的生活并不好过,他只能去往泰国,在泰国生活了两年后,他终于去往台湾定居。   虽然后来熊式辉去到台湾生活,但蒋介石也没有见他,直到他去世也没能和蒋介石见面。

0 阅读:106
诺言卿史录呀

诺言卿史录呀

一样得事件,不一样得角度去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