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哭的人和不爱哭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科普大作战健闻登顶计划健康知识打卡月 “哭泣流泪”——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和呼吸、心跳一样,是无师自通的技能之一。然而,随着“北上广不相信眼泪,职场不相信眼泪”等心灵鸡汤的流行,许多成年人逐渐将“哭泣”视为一种隐藏技能。要么死也不哭,要么在凌晨三点突然奔溃,哭到天亮…… 哭多了会哭瞎吗?哭不出来又算正常吗?如何才能好好哭呢? 你可能不知道,一个人拥有正常流泪的能力有多重要! 人类的眼泪是从眼角的泪腺产生的,泪腺处有10-12条排泄管,泪液产生后通过这些排泄管排出。人的泪腺随时都可以分泌眼泪,因此并非只有在哭泣时才会流泪。那么没有流出来的眼泪又去了哪里呢? 这些眼泪通过我们的眨眼、转动眼球等小动作,不断均匀涂抹在眼球表面形成一层膜,即“泪膜”。泪膜不仅湿润眼表并对眼睛形成屏障,还能杀菌、防止眼睛受侵犯和产生炎症,并且能形成完美的光学表面,直接影响着我们的视力清晰度。 感动!眼泪为我们做了太多!因此,我们应该珍惜眼睛里的每一滴泪,尽量减少泪水的流失。 人的泪液分为反射眼泪和情感眼泪,都是由植物性神经系统控制。人的情绪会引发神经系统中的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神经递质刺激泪腺,从而产生眼泪。因此,适时地哭泣有助于释放压力,使身心放松。 关于泪液的成分,科学家进行了深入研究。1981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William Frey II进行了一项实验,发现情感泪水中含有更多的催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神经递质亮氨酸脑啡肽等物质。这些成分主要是人在应激状态下产生的压力产物。 然而,要靠流泪排毒基本上不现实。眼泪中所含的成分对身体并没有太大的排毒作用。而且,长时间流泪可能会导致眼睛肿胀、视力模糊等暂时的生理现象。 但对于许多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设备的人来说,干眼症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干眼症的出现与眼泪分泌不足或泪液蒸发过快有关。因此,建议选择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缓解眼睛干痒的问题。如果出现眼睛干涩、疼痛等症状,最好咨询医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因此,哭泣虽然是一种释放情感的方式,但也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流泪导致不必要的不适。同时,保护眼睛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爱哭的人和不爱哭的人,谁的身体更健康?】科普大作战健闻登顶计划健康知识打卡月
绍元看健康
2025-03-27 09:28:5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