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北约秘书长吕特在华沙经济学院论坛上指出:"美国的核保护伞对欧洲不可替代!"这番表态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将马克龙两周前提出的"欧洲核保护计划"击落尘埃。面对记者追问,吕特特意强调:"美国已第17次确认其对北约第五条款的承诺。"
这场隔空交锋暴露欧洲核威慑体系深层裂痕。马克龙2月28日宣布愿为欧盟提供核保护时,柏林与华沙当即以沉默应对。法国国民联盟领袖勒庞更痛批总统"拿国之重器当外交玩具",强调法国290枚核弹头只服务于法兰西核心利益。民调显示,63%法国民众反对该计划。
历史幽灵正在重现:1966年戴高乐曾带法国退出北约军事架构,如今战略自主派重提"二次退约"。但现实是,法国核武库规模仅为美国1/20,去年国防预算缺口达37亿欧元。吕特的强硬表态,实为警告欧洲:脱离美国核盾牌的"战略自主",不过是巴黎精英的浪漫幻想。
观察人士指出,这场核辩论本质是跨大西洋关系的压力测试。当美国大选可能迎来"特朗普2.0时代",马克龙试图用核议题争夺欧洲领导权,却遭北约掌门人当众拆台。巴黎的核野心,终究敌不过布鲁塞尔的现实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