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明明有机会拿下乌克兰,久攻不下的真正原因,印证毛主席的一段预言。大俄怎么就把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5-03-27 11:23:08

俄军明明有机会拿下乌克兰,久攻不下的真正原因,印证毛主席的一段预言。大俄怎么就把仗打成这样了呢,其实在冲突一开始,俄军是有机会做到速战速决,一举拿下胜利的,可没想到最后却被拖入了持久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俄军打仗向来信奉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从苏联时代起就靠坦克海和火炮群平推战场,二战时靠着这招硬生生碾平了柏林。 可到了2022年俄乌开打,俄军拉出上万门火炮,结果发现——炮弹打光了,油也烧没了,卡车司机还在半路堵着!后勤太拉胯!俄军打仗全靠铁路运物资,结果乌克兰专炸铁路线,逼得俄军卡车司机冒着被无人机袭击的风险送补给。 前线士兵饿肚子、坦克没油趴窝,连新式自行火炮都成了废铁,只能扔路边当战利品。说白了,俄罗斯还活在钢铁洪流的旧梦里,压根没想过现代战争连送盒饭都得靠高科技。 1991年海湾战争,美国用精准导弹和电子战给全世界上了一课。可俄罗斯呢?30年过去了,还在用对讲机喊乌拉。俄军炮兵号称世界第一,但指挥系统居然靠纸质地图和手写坐标,等命令传到前线,乌军早跑没影了。 反观乌克兰,拿着西方给的炮兵地理信息系统,导弹指哪儿打哪儿,连俄罗斯的指挥部都敢端。更离谱的是无人机!俄军一开始瞧不上这小玩意儿,结果乌军愣是用300万架无人机把战场变成了透明玻璃房,俄军坦克刚启动就被直播开瓢。俄罗斯后来才慌慌张张搞出电子干扰器,可惜信号时灵时不灵,自家无人机还经常迷路撞树。 开战前,俄军以为能三天拿下基辅,结果连油都没带够,坦克排队等加油时被乌军当靶子打。后来又想靠空袭逼乌克兰投降,结果炸了四年,乌克兰人反而越炸越团结。 俄罗斯既低估了乌克兰的韧性,更低估了西方添柴火的决心。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一路滑坡,军费捉襟见肘。新武器造不起,旧装备修不动,连士兵的防弹衣都是淘宝货水平。俄乌开打前,俄军坦克部队还在用苏联库存的T-72,信息化改造?而乌克兰靠着西方援助,硬是把老式苏制导弹改成了GPS精确版,专打俄军后勤仓库。 别看乌克兰弱,人家背后站着一群金主爸爸。美国送海马斯,德国给豹2,连土耳其都掏出了无人机。北约的卫星24小时盯着俄军动向,乌军指挥官喝着咖啡就能看直播指挥。 反观俄罗斯,连战术通信都靠民用对讲机,一不小心还被乌克兰黑客窃听。 更绝的是,乌克兰把人民战争玩出了花。老百姓用手机拍俄军动向,农用无人机挂手榴弹搞偷袭,连渔船都改装成无人艇去炸克里米亚大桥。俄罗斯打的是军队,乌克兰打的是全民吃鸡。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早就指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军力,还包括政治、经济、国际环境等因素。俄军虽然军力强大,但在政治动员、经济支持、国际舆论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无法速胜,被迫进入持久战。 普京的速胜论在现实面前碰了壁,而乌克兰的持久战策略却得到了西方的支持。俄罗斯的钢铁洪流遇上乌克兰的全民抵抗,再加上西方的技术外挂,这场战争的结局早已注定。 俄罗斯的困境印证了毛主席的预言:速胜论是危险的,而持久战才是现实的选择。这场战争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政治、经济、科技的综合比拼。 俄罗斯的失败不是武器的失败,而是思维的失败。他们守着大炮兵主义的老本,却忘了现代战争早就是键盘+无人机的天下。 反观乌克兰,用西方科技+游击智慧,硬是把一场必输的仗打成了持久局。

0 阅读:2
鲁滨逊每日日记

鲁滨逊每日日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