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山东大娘给八路军战士煮了一锅浓稠的小米粥,战士们刚开始喝,班长就觉察

如梦菲记 2025-03-27 11:32:08

1940年,山东大娘给八路军战士煮了一锅浓稠的小米粥,战士们刚开始喝,班长就觉察到不对劲,低声说:“先别喝,这粥有问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0年,山东沂蒙山区正值寒冬,战火连绵,饥荒笼罩着这片土地,八路军115师的一个班战士跋涉至此,个个饿得面黄肌瘦,他们来到一户人家休整,主人是一位山东大娘。   她端出一锅热气腾腾的小米粥,浓稠的粥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战士们接过碗,顾不得烫口,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然而正当大家吃得起劲时,班长却皱起眉头,低声喝止:“先别喝,这粥有问题。”此言一出,满屋寂静,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动作,疑惑的目光投向大娘,这锅粥究竟藏着怎样的秘密?   这位大娘名叫方兰亭,1889年出生于山东费县的一个贫苦家庭,1909年,她嫁给了周振苍,夫妻俩育有三个女儿,日子虽清贫却也平静,本以为会这样平淡地过一生,但命运却因抗战而改变。   早在1931年,周振苍在闯关东归来的路上结识了一位进步青年郭云舫,受其影响逐渐走上革命道路,后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地下交通员,负责传递情报,而家中也顺理成章成了地下联络站。   方兰亭虽未读过书,却在丈夫的感召下逐渐觉醒,1938年,她正式加入共产党,与丈夫并肩投身抗日救亡事业。   然而平静的生活并未持续太久,1939年秋,周振苍接到一项紧急任务,要将一份重要情报送至八路军115师政委罗荣桓手中,他历经艰险,成功完成任务,却在归家途中暴露行踪,被日军抓捕。   敌人对他严刑拷打,试图逼问情报来源,但他咬紧牙关,未吐露半字,恼羞成怒的日军最终将他残忍杀害,甚至将其首级悬于炮楼示众,方兰亭闻讯悲痛欲绝,但她没有沉沦。   她强忍泪水掩埋丈夫,并在组织的关怀下提出请求:接替丈夫的工作,继续为党传递情报,组织见她意志坚定,便同意了,从此,她将情报藏于发簪或鞋底,凭着机智一次次躲过敌人的搜查,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时间来到1940年,灾荒和日军扫荡让沂蒙山区民不聊生,家家户户的粮食早已告罄,方兰亭家中同样揭不开锅,连野菜树皮都成了奢望。   这一天,八路军115师的一个班战士来到她家休整,他们身上带伤,饿得前胸贴后背,看得方兰亭心如刀绞,她决心无论如何也要让战士们吃上一顿饱饭。   次日,她从外带回20斤小米,熬了一大锅浓粥,还烙了几张煎饼,招呼战士们吃,粥香扑鼻,战士们感动不已,纷纷道谢后大口吃了起来,可班长的疑虑打破了这短暂的温馨。   他放下碗,轻声问:“大娘,这米哪来的?”方兰亭支吾着说是向邻居借的,但班长摇头不信——饥荒之中,谁家还有余粮可借?他语气坚定地说:“不说实话,我们就不吃。”战士们也放下碗,齐声追问。   在众人坚持下,方兰亭终于红着眼眶道出真相,为了这20斤小米,她将5岁的小女儿小兰卖给了一户大户人家做童养媳,她哽咽着说:“你们吃饱了才有力气打鬼子,我这当娘的只能出这点力。”   此言一出,屋内鸦雀无声,随即战士们泪流满面,他们无法接受这顿饭是用一个孩子的未来换来的,班长当即号召大家凑钱,又联系部队,最终将小兰赎回。   方兰亭抱着归来的女儿泣不成声,而战士们也在泪水中感受到她的无私,这锅粥虽未喝完,却温暖了每个人的心。   此后,方兰亭并未停下脚步,她担任当地妇女救国联合会会长,组织群众为八路军筹集物资、救治伤员,甚至劝降地方武装,立下不少功劳,小兰长大后改名周庆兰,在母亲的影响下学医,投身服务人民的行列。   她曾回忆:“我不怪母亲,她是为了大家,我为她骄傲。”抗战胜利后,方兰亭继续参与新中国建设,直至1958年退休,1964年,她病逝,享年75岁,被安葬于费县烈士陵园,留下了一段传奇。   那锅小米粥不仅是一顿饭,更是方兰亭舍小家为大家的见证,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沂蒙人民用自己的血汗支撑着八路军,而方兰亭正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班长的敏锐察觉揭开了粥的来历,也让战士们明白了人民的支持有多深沉,正如战士们常说的,“吃饱了才有力气打鬼子”,而这背后,是无数像方兰亭一样的普通人,用无悔的付出书写了军民鱼水情的动人篇章。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齐鲁晚报《“革命母亲”周大娘》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