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0年,46岁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整整挨了三千多刀。直到皮肉已尽,袁崇焕依旧哀嚎不断,过了很长时间才咽气。可没成想,当天夜里,袁崇焕的首级竟凭空消失,直到150年后,当年的真相才浮出水面! 袁崇焕的下场让许多大臣感到胆寒,但也有些人恨不得仰天长啸大喊一声报应。 袁崇焕被处死之后,当时的场景太过血腥,许多大臣第二天上朝的时候眼下乌青,显然一晚上都没有睡好。 当他们看到皇位上坐着的皇帝时,心中更是发怵,生怕下一秒自己也要承受这样的折磨。 崇祯帝生性多疑,大明朝的天下到他手中的时候已经飘摇不定了,他自然不愿意看到江山毁在自己手中,于是便想要努力挽回。 但天下的局势已经太过混乱,而且明朝外面的草原部落更是虎视眈眈,只要他们露出一点机会,草原部落就会立马扑上来把朝廷分吃干净。 这个时候明朝已经没多少可用的人才,大多都是奸诈无用之辈,再加上宦官势大,朝中大臣就更加不敢出头。 袁崇焕出生商人家庭,他没有祖上的军功傍身,只有心怀梦想的自己,考取功名后,他才正式走上了仕途之路。 他刚做官没多久,努尔哈赤就对辽东下了手,朝中大臣为了此事争辩了很多天,一拨人支持派兵攻打,而另一拨人则是说国库空虚,打不起仗想要求和。 双方大臣争执不下,要说派兵反击,也没有一个大臣愿意领兵出征,不知道前方情况如何,谁也不愿意当这个炮灰。 这个时候袁崇焕便自发请命,他愿意用自身的安危去前线看一下情况如何。 袁崇焕的决定解了朝中大臣的燃眉之急,众人纷纷夸赞他是爱国良将,国之重臣,就这样袁崇焕骑着一匹马前往边关。 谁知没多久,边关就传来了失守的消息,朝中大臣闻此消息,纷纷感到情况不妙。 于是原本从外地赶来京中商讨国之大事的官员们立马逃离京城,就连很多重臣都开始安排后事,这足以见得明朝的气候确实不多了。 这个时候袁崇焕就得到了重用,他带着部队出任边关,打击敌人。 努尔哈赤的部队来势汹汹,他们抵达袁崇焕驻守的城下时,便劝他不要做无畏的反抗,打开城门投降才是明智的选择。 袁崇焕一口拒绝了他们的劝降,随后便受到了努尔哈赤的猛烈攻击,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他指挥大军有条不紊的抵抗。 随着敌人的进攻,就连朝廷都对这个城池不抱希望了,但没想到袁崇焕竟然把敌人打退了,局势出现了反转。 边关大捷的消息传到京城之后,袁崇焕因此一战成名,他再也不是那个站在边边角角的小官员了,之后他就带着人马巡视辽东。 之后朱由校去世,朱由检继位,袁崇焕被分派了一个不讨好的工作,就是督查军中的各项情况。 军中的情况不必朝中简单多少,袁崇焕上任后得罪了不少人,总兵毛文龙就是一个棘手的存在。 袁崇焕知道处置了毛文龙必定会引起很大的震动,但他还是这么做了,事实也证明,他受到的反噬确实不小。 毛文龙去世后,各种明枪暗箭的陷害就直冲袁崇焕而来,其中还有皇太极和清人的陷害。 朝中有两个内侍被抓后看到了袁崇焕和清人关系亲近,甚至还会经常去营帐中交谈。 两个内饰被放回京中后,便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崇祯帝,勾结外贼这件事情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罪不容诛的,于是崇祯帝也起了疑心。 加上辽东的局势再次变得严峻,崇祯帝急需一个泄愤的口子,于是袁崇焕便成了这个人。 不管他有没有通敌,崇祯帝的怒火就足以让他死上很多次,为了警告其他大臣不要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崇祯帝特地下旨对他处以极刑。 袁崇焕被处死后,他的尸身被百姓们分尸,最后是他家中的一个仆人趁着夜色把尸体偷走,好生安葬了起来,直到清朝时,这个被埋藏了多年的秘密才出现在众人面前。
1630年,46岁袁崇焕被凌迟处死,整整挨了三千多刀。直到皮肉已尽,袁崇焕依旧哀
趣叭叭呀
2025-03-27 12:00:42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