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秉铎(?—1937年12月13日),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一旅第二团团副,抗日英烈。
1937年12月12日夜,日寇第九师团野战炮兵部队在中山门南侧300米处炸开一个城墙缺口。13日早上,该师团第七联队突破城墙防线进入南京城区,遭到守卫明故宫的宪兵第十团及守卫城墙的第一〇三师残部殊死抵抗。守军边打边向明故宫机场方向撤退,日寇随后紧追。
日寇第七联队战报:12月13日下午2时,第二大队右翼第一线,从铜心管桥、外五龙桥、复成桥以北地区向河流一线推进;第一大队为左翼第一线,经过外五龙桥,向河流一线推进;山炮兵第一中队占领飞机场,支援第一线追击。
日寇第七联队一名士兵在日记中记载他来到外五龙桥看到的情景:到了下午扫荡入城,桥上仍架着好多拒马堵住去路。据说桥两边道路上铺满地雷,不少地方有刚刚填埋的痕迹,我们只能踩着前面人的脚印进入飞机场。
日本《读卖新闻》12月13日报道:“大野、片桐、伊佐、富士井各部紧追败敌,沿着中山东路向明故宫方向的敌人心脏部位发起攻击,而在城内明故宫第一线主阵地的敌军,集中火力阻止我军于外五龙桥、飞机场以东,进行了最后的顽强巷战,枪炮声震撼南京城内东部一带”、“上午八时许,中山门外炮兵开始炮击城内援助步兵作战,从中山门南侧城墙缺口入城的部队在各处与华军进行猛烈巷战,至上午十时战况最为激烈”。
13日,明故宫外五龙桥附近发生激烈巷战,日寇步兵、炮兵同步攻击,守军在此做了最后抵抗。有资料显示,教导总队第二团团副温秉铎牺牲于明故宫附近,可能就是在当天发生于此地的最后巷战中牺牲。当时第二团防守光华门,此地距离明故宫只有2公里左右。12日下午,守军开始撤退,温秉铎可能撤退至此,并于随后的巷战中不幸牺牲。至于为何他没有随团长谢承瑞及第二团官兵撤往下关,实在不得而知,毕竟资料有限,以上推测仅供参考。
如今,明故宫遗址公园的内五龙桥旁有两块明代石碑,其中靠西侧的那块碑正面有较为明显的三处炮弹击打痕迹。这块宗人府石碑原来立在外五龙桥旁边,正好处于当时交战双方的猛烈炮火之下。

用户10xxx27
[祈祷][祈祷][祈祷][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