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一位抗日县长被日军包围,然而,关键时刻,伪村长却说:“别愣着,像个傻子似的,还不快去耙地。” 郭鲁,1917年出生于山东武城县,年少时便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他的爱国情怀在青年时期愈加深厚。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郭鲁心中的激愤与民族责任感迫使他做出决定,投身到这场关系国家命运的战争中。年轻的郭鲁以坚定的决心和强烈的革命情怀加入了共产主义阵营,正式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山东莘县,他因出色的工作表现被任命为政治部主任,迅速在抗日工作中崭露头角。 随着抗日形势的复杂变化,郭鲁的工作也不断扩展。1939年,他接到党组织的指令,前往冀南地区进一步开展抗日工作。在这里,他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成为枣强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县长,组织和领导当地人民展开了艰苦的抗日武装斗争。尽管敌军的攻势猛烈,日军占领了大量乡镇并进行了多次扫荡,形势异常严峻,但郭鲁依然坚守岗位,与地方人民一起奋力抵抗,尽力保持民间力量的联系,传递情报,汇报敌情。 1940年的一天,郭鲁带着紧急任务前往枣强县孟乡屯的白庄村。在这里,他与村长白九福进行了重要的接触。表面上,白九福是一个效忠于日军的伪村长,天天为日军办事,压迫村民。然而,郭鲁很快发现,这个表面上与日军亲近的村长,实际上有着与抗日力量秘密合作的坚决立场。白九福私下里为地下党提供帮助,设立了秘密的交通联络点,以便与郭鲁等人传递情报。两人商讨着敌情,交流着最新的战斗信息,为下一步的抗日行动做准备。 郭鲁准备在白九福家中过夜,第二天再继续行动。然而,突如其来的紧急状况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清晨,一位村民在外面拾粪时,发现了日军的队伍正在向白庄村逼近。情况危急,村民立即赶回报告。此时,郭鲁意识到,如果日军发现他,整个村子以及与他有联系的地下党组织将面临灭顶之灾。面对敌人的压境,郭鲁心生焦虑,他决定亲自冲出去,以便引开敌军,从而保护村庄和地下党组织。 然而,经验丰富的白九福对此并不赞同。他知道,单纯的冲出去无疑是自取灭亡,于是提出了一个更为谨慎的方案。白九福劝告郭鲁暂时隐匿,等日军的队伍过去后,再悄悄离开。郭鲁虽然心急如焚,但也意识到白九福的建议更为稳妥,最终决定采纳。 于是,白九福一边催促村民们去田间劳作,一边提醒郭鲁换上农民的衣服,拿着锄头混在人群中。就在这时,一个日伪军头目,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 "老白,你是不是藏了什么人在家里?老实交代!"那个头目瞪着白九福,咄咄逼人。白九福一脸无辜,辩解道:"哪能呢?太君您也看见了,我这一大早就在召集乡亲们去地里干活,哪有空藏人哪!" 那头目狐疑地环顾四周,视线在人群中搜寻着。郭鲁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想要低下头。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白九福突然大喝一声:"郭寨主!你磨磨唧唧地干啥呢?还不快去地里耙地!" 郭鲁愣了一下,突然明白过来,连忙应和:"诶,这就去,这就去!"他扛起锄头,作势要往地里走。白九福拦住他,又对日伪军头目说:"太君您看,这位郭寨主昨天刚从隔壁村来,指导俺们春耕,本来说好今早就去地里的,这不,还在这磨叽!" 日伪军头目将信将疑,又问:"老白,你认识他?"白九福赶紧陪着笑脸:"那可不嘛,郭寨主是俺们白庄村请来的农业把式,俺们全村的春耕都指望他呢。要是耽搁了农时,俺们怎么完成公粮征收啊?" 日伪军头目听白九福提到"公粮",眼睛一亮。他虽然还有些怀疑,但碍于白九福伪村长的身份,又不好太过刨根问底。再加上眼下满村的人都在地里干活,若是贸然搜查,势必会引起骚乱,影响春耕,军部那边也少不了一顿责罚。权衡再三,他决定暂时放过白九福。 "行吧,老白,看在你为大日本帝国尽心尽力的份上,今天就先放过你。但你给我记住了,这村里要是出了什么幺蛾子,少不了你的好果子吃!"说罢,那头目撂下狠话,气冲冲地走了。 直到日伪军的身影彻底消失,白九福和郭鲁才松了一口气。借着春耕的由头,加上白九福机智的言辞,总算是躲过了这一劫。趁着夕阳西下,郭鲁换回自己的衣服,在白九福的掩护下,从村后的小路悄悄离去。而白九福,则继续留在白庄村里,一边扮演着伪村长的角色,一边为党的地下工作奔走。
1940年,一位抗日县长被日军包围,然而,关键时刻,伪村长却说:“别愣着,像个傻
墨染青天
2025-03-27 16:37:5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