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为了能将氢弹投掷到苏联,我国改造出了强-5甲核弹载机。强-5甲第一次

江樵品史 2025-03-27 17:29:06

1971年,为了能将氢弹投掷到苏联,我国改造出了强-5甲核弹载机。强-5甲第一次进行实弹甩投试验时,居然连续三次投掷失败,为了减少国家损失,飞行员竟然带着2吨重的氢弹进行了迫降!   1971年12月30日13时,万众瞩目的时刻,原本应该准时投掷爆炸的氢弹,躺在推送装置里没有动静。此时开着超音速飞机携带氢弹的飞行员杨国祥,不禁冒出了冷汗。   这是我国第一颗实战氢弹,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盯着。周总理在北京远程关注,许多部队及相关人员在这里现场观看。

然而当杨国祥对准高度,检查所有设备仪器,确认无误收到投掷指令,按下投掷按钮时,氢弹却毫无动静。   尽管心里咯噔一下,但杨国祥还是迅速请求第二次尝试。   得到组织认可后,他调转飞机,载着氢弹在空中飞了一个8字轨迹,再次回到投掷地,对准目标和高度,按下开关,依然毫无变化。   他再次进行第三次尝试,可是,结果不变,现场的氛围似乎都有些凝固了。   杨国祥的嗓子眼快跳出来了,四周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在关注这场试验。他知道,已经没有机会再次尝试了,因为载着超大重量的氢弹,飞机油表最多还能支撑40分钟而已。   接着他收到了指令,要求他放弃任务,迅速穿上设备准备跳伞。他知道,这是组织为了他的安全,选择放弃试验。可是,他走了之后,这颗氢弹怎么办呢?   没有人驾驶的飞机,载着一颗可以毁灭一切的炸弹,危险可想而知。它有可能在居民区爆炸,夺去数万民众的生命,有可能污染大片的生态环境。   并且这样一个耗费了许多的研究和财力的氢弹,就这么放弃,国家必将有巨大的损失。   杨国祥觉得不能就这样跳伞离开。于是,他向组织请求带着氢弹降落。   尽管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决定,操作不当就可能原地爆炸,包括他在内瞬时间连渣都没剩下,但他坚决守护国家的财产。   他带着氢弹紧急降落机场,组织收到消息很快对机场的全部人群紧急撤退,只有师长宋占元和一个助理在连线指挥。   杨国祥架着飞机一步步降低高度准备降落,当飞机降低到100m高度时,缓慢地进入平行,随后,飞机安全降落,氢弹没有爆炸。   他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好在,挽回了一个巨大的损失,自己也活了下来。   杨国祥的勇敢,得到了组织的肯定,但氢弹投掷没有成功是事实。随后组织召开了会议,关于这次差错进行总结研究,最后发现是推送装置的电路短路导致的。   几天之后,试验再次开始。杨国祥再次担任飞行员,而这一次,他顺利地按下了按钮,只听到轰隆隆的声音,氢弹成功投掷出去,实验成功了,现场响起欢呼和掌声。   杨国祥忍不住热泪盈眶,只有他自己知道,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他和组织付出了多少。   尽管杨国祥的飞行技术得到诸多领导的认可,是投掷氢弹的不二人选,可是这个计划的前期准备过程非常辛苦。光是考核调查人选,就花了两个月。   而杨国祥训练期间,可以说被完美地保护了起来。生活作息,饮食出行都有专人照顾,有精细的计划,连感冒生病都不可以。也不可以和家人朋友联系,不能见面,每天就是训练。   而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他先后练习了180多次投弹练习,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可以说,从上到下全都为了这项任务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精力。   他平时几乎不参与任何娱乐活动,而是把时间全部用来强身健体,努力运动,练习游泳,健身等等。   一切都是为了专心地训练飞行技术,就是这样一个努力且勇敢的他,最后顺利地完成国家交代的任务,守护人民和国家的财产安全。  

0 阅读:83

评论列表

跑调歌圣

跑调歌圣

2
2025-03-28 01:07

1971年,前苏联早已计划用核弹轰炸中国重要城市,结果美国站出来了,因为想利用我国牵制苏联,苏联因为害怕美国的核弹停手了。

猜你喜欢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