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三语:顺笔、带笔、提笔——165临写〈圣教序〉之“厘”字
在书法的世界里,每一个字都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魅力。家人们好!我是清和堂主人范云峰,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临写《圣教序》中“厘”字的奇妙之旅。
然, “厘”,这个繁体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充满了挑战与韵味。上方的“文”字,位置的把控至关重要,切不可写得过低,需给下方的部分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如此方能展现出整个字的层次与和谐。尽管它是上下结构的字,但在书写时却有着独特的支撑关系,托住“未”字的,仿佛是“厘”的有力胳膊,而托住“文”的,则像是“厘”的整个身躯,这种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更能理解其结构的精妙。
故,具体临写时,笔法的运用极为关键。厘字的上半部分用笔需厚重,给人以沉稳之感。瞧那左上的“未”字,第一笔的横画要往下压,营造出一种下沉的力量;第二笔的横画则往上顶,形成一种呼应与对比,紧接着顺笔转上去写竖,这一系列的动作要连贯自然。随后写两点,这两点之间有着连带的关系,宛如丝线相连,灵动而富有生气。接着的短撇横撇、第二撇画要直挺,且在撇画中间提笔转下来写捺画,捺画需舒展有力。向下带笔写短横,再写一撇,这一撇要稍带弧度,增添几分柔美。
再看下面的“里”字,书写顺序也有讲究,先竖,再横折,然后连续写横、横、横,注意横画之间的间距要均匀。写到最后一横时,提笔挑上去,顺势写里字中间的竖。这是一种书写习惯,也是古人书法智慧的传承。
至此,值得注意的是,“厘”字上部分“未”和“反文旁”下边形成一个向右上倾斜的姿态,左低右高,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而下半部分整体略靠右书写,“厂”字下面与“里”字左下留空,营造出空灵的韵味。整个厘字上方用笔饱满,彰显着大气与庄重;下方用笔相对轻盈,展现出灵动与活泼。在书写时,我们要用心体会和把握这种对比与协调,方能将“厘”字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
临写“厘”字,不仅是对笔法的磨练,更是对结构和审美意识的提升。让我们在这一笔一划中,感受书法的魅力,领悟古人的智慧,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范云峰乙巳二月廿九郑州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