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周恩来提议入朝军队名为“支援军”,黄炎培反对:“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打这个不好打的仗,应该怎么打?有了一个正义之名,仗就好打喽! 1950年,朝鲜那边打起来了,咱们中国的军队打算过去帮忙。出兵前,得给军队起个名儿。在北京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毛主席说,就叫“支援军”吧,好多人觉得挺好。毛主席说,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咱们是去帮朝鲜的,简单又明白。可黄炎培老先生不赞同:“出兵得有正当名义,名头不对,事儿就不顺。要打这场硬仗,得有个正义的名头,仗才好打!”不过,教育界的老前辈黄炎培,也是个革命家,他有不一样的想法。他小心地建议说:“主席,用‘支援军’这个名字不太好吧。这可能会让国际上的人误会我们,以为我们是被逼无奈才出手,或者要正式宣战呢。我们的军队是去帮朝鲜人民,也是去维护和平的,得有个更积极、更正面的名字。” 周总理听后,关心地问:“黄老,那您觉得叫什么好呢?”黄炎培想了想,说:“我们是自愿去帮朝鲜人民的,这是做好事,名字里得体现出来。不如叫‘志愿军’,这样既说明我们是主动的,也符合我们的国际形象。”毛主席笑着拍板说:“就这么定了,咱们的军队就叫‘中国人民志愿军’!走之前,我和彭总给大家说说这个名字的由来和意思。” 1950年10月,彭德怀将军带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抖擞地跨过鸭绿江,去打抗美援朝的仗。他们穿着志愿军的衣服,戴着志愿军的徽章,带着人民的希望和任务,决心和朝鲜人民一起对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祖国和世界的和平。“志愿军”这个名字,说出了中国人民对抗侵略、保卫和平的决心,也展现了中朝两国深厚的友谊。这个响亮的名字,让志愿军战士们斗志昂扬,也让后方的老百姓支援得更加起劲。正因为有了这些“最可爱的人”,朝鲜战场上才出现了装备少但勇气足的奇迹,中国人民才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这段历史告诉我们,正义的名字不光是心里的旗帜,更是让人行动起来的动力。
1950年,周恩来提议入朝军队名为“支援军”,黄炎培反对:“自古道师出有名,名不
霖霖谈娱乐
2025-03-28 10:36:07
0
阅读:1118
sss
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