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26岁的夏之时听说14岁的董竹君要做“大先生”了,立刻去帮她赎身,可

小说红楼 2025-03-28 16:18:39

1914年,26岁的夏之时听说14岁的董竹君要做“大先生”了,立刻去帮她赎身,可是妈咪却开出了30000的天价。董竹君听说后,私下对夏之时说:“你不用花一分钱,等着我便是。”   董竹君生于上海一个贫寒家庭,父亲靠拉黄包车勉强维持生计,母亲则在大户人家帮佣。父亲一场重病,让本就捉襟见肘的家庭陷入绝境,无奈之下,12 岁的董竹君被父母以 300 元抵押到青楼卖艺。   踏入青楼,董竹君凭借天生丽质的容貌,再加上一副清脆灵动的好歌喉,很快就在花街柳巷崭露头角,小有名气。也正是这段时间,她邂逅了改变命运轨迹的男人 —— 夏之时。   彼时,夏之时身为年轻有为的革命党人,为躲避清廷追捕,辗转来到上海。一次偶然,他踏入董竹君所在的青楼,台上董竹君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瞬间抓住了他的目光,令他移不开眼。   此后,夏之时频繁光顾,每次来都与董竹君相谈甚欢。交谈中,董竹君被夏之时口中的革命理想、远大抱负深深吸引,而夏之时也对董竹君身处困境却聪慧坚韧的性子赞赏有加,情愫在二人心中悄然生根发芽。   时光匆匆,两人感情愈发深厚,可青楼的日子却愈发难熬。随着年龄增长,董竹君到了要被迫接客、成为 “大先生” 的年纪。   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她心中早有盘算,在一众庸人里,坚定选中了夏之时。她心里清楚,夏之时绝非池中之物,他怀揣理想、有担当,是能托付之人。而夏之时,听闻董竹君即将沦为 “大先生”,心急如焚,当下就决定帮她赎身。   没成想,贪心的妈咪狮子大开口,竟索要 30000 大洋的天价赎金。   董竹君得知后,气得浑身发抖。当初父母只拿了 300 元,如今却要百倍之多才能重获自由,这简直是漫天要价!   她悄悄找到夏之时,一脸坚定地说:“你一分钱都别花,等我的消息。”   其实,董竹君早有计划。平日里,她在青楼结识了不少同样身处泥沼、心怀正义的姐妹,在姐妹们的默契配合下,瞅准青楼看管疏忽的时机,董竹君猫着腰、屏着呼吸,成功逃出了那座困住她许久的牢笼。   逃出青楼,董竹君与夏之时携手奔赴日本。在异国他乡,二人相互扶持,携手前行。夏之时整日为革命事业四处奔波,忙得脚不沾地;董竹君也没闲着,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拼命提升自己。   但革命形势瞬息万变,局势陡然紧张,夏之时不得不提前回国。临行前,他一脸严肃,郑重地将一把手枪交到董竹君手中,语气冰冷: “倘若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就用它做个了断。”   董竹君接过手枪,没有丝毫犹豫,目光坚定地迎上夏之时的视线,重重地点了点头。   1917 年,董竹君跟随夏之时回到四川老家。一进夏家门,她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排斥。夏家是传统封建大家庭,对董竹君青楼出身一事极为介怀,处处刁难。但董竹君骨子里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她没有被这些冷眼和刁难吓倒。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操持家务,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对待长辈,她礼数周全,事事恭敬;家族里有大小事务,她也积极参与,出谋划策。 日子一天天过去,她的努力和善良渐渐打动了夏家上下,众人对她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嫌弃,慢慢转变为认可。   然而,生活的磨难并未就此放过她。董竹君接连生下四个女儿,在那个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的时代,夏家对她没能生出儿子颇有怨言,夏之时也因此与她渐生隔阂。   董竹君心里委屈,却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终于,她盼来了儿子的诞生,本以为日子能就此好转,可谁能想到,夫妻二人多年积攒的矛盾早已积重难返。   夏之时因革命事业接连受挫,整个人变得消沉颓废,对董竹君愈发冷淡。在一次次争吵与冷战后,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了分居离婚的地步。   离婚后的董竹君,带着女儿回到上海,生活的艰难扑面而来。她摆过地摊,卖过各种小物件,也做过各种杂活,可即便如此,生活依旧捉襟见肘。   但董竹君打心底就不是轻易言败的人,一次偶然机会,她敏锐察觉到上海餐饮业的广阔前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悄然萌芽 —— 创办一家饭店。   说干就干,董竹君四处奔走筹措资金,大街小巷地寻觅合适店面。   这个过程中,难题一个接一个,资金短缺,每次好不容易凑到一点,又像杯水车薪;合适的场地更是难找,不是租金太贵,就是位置偏僻;碰上的合作伙伴,也有不少不靠谱的,谈好的事转眼就变卦。可面对这些挫折,董竹君没有退缩半步。   她一家家拜访潜在投资人,凭借真诚和对未来的规划打动对方;为了找到好店面,她每天走街串巷,鞋底都磨破了好几双;挑选食材时,她亲力亲为,严格把关,就为了保证品质;聘请厨师时,更是四处打听,把厨艺精湛的大厨一一招揽过来。在她不懈努力下,著名的锦江饭店终于拔地而起,盛大开业。   锦江饭店一亮相,便惊艳众人,生意异常火爆,很快就成了上海的地标性场所。董竹君不仅成功改写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还把夏之时曾看不起的女儿们,一个个都培养成才。   回想起曾经夏之时撂下的狠话:“你要是不弄得走投无路,带着四个孩子跳黄浦江,我手板心里煎鱼给你吃!” 董竹君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她用自己的成功,给了夏之时最有力的回应。          

0 阅读:61
小说红楼

小说红楼

喜欢红楼梦,愿意和你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