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7日,张扣扣的生命迎来了终点。在执行死刑前,他对父亲说:“爸爸,没事的。”这简短的五个字,成了他留给父亲、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妈,你醒醒啊,你别吓我,我不要你死啊!” 1996年8月27日,陕西汉中的一户农家小院里,13岁的男孩张扣扣抱着母亲汪秀萍温热的遗体泪流满面。 刚才因为一块宅基地,汪秀萍和隔壁的邻居起了争执,邻居的儿子王正军用木棍砸在汪秀萍的头顶,让她当场送命! 张扣扣抬起头来,恶狠狠地瞪着杀母仇人王正军:“杀人偿命,我爸已经报警了!你就等着给我妈偿命吧!” 王正军捂着脸,满不在乎地笑了笑:“你懂不懂法?我是未成年人啊,我杀人又不用偿命!” 经警方调查,王正军行凶时只有十七岁零四个月,的确是未成年人,最终法院只判处他有期徒刑7年。 法庭宣判的那天,张扣扣坐在庭下恨得咬牙切齿,他盯着王正军远去的背影暗暗发誓,既然法律不能帮自己报仇,那就由自己动手好了。 从此之后,仇恨的种子在张扣扣的心里生根发芽。 18岁那年,张扣扣成为一名武警官兵 苦学格斗,枪法,刀法,拳击等技艺。 老班长骄傲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行啊,小伙子学会了就能去保家卫国!” 张扣扣在心里重复了一句“保家”。 20岁那年,张扣扣从军中退役,在大城市里找了一份工作,还谈了恋爱 2018年2月,张扣扣回家过年,竟然在村口与王家父子狭路相逢。 好不容易压抑住的复仇之火再次燃烧,之后几天,张扣扣一直紧盯着王家父子的动作。 2月15号上午,他在窗户里看到王家父子准备祭祖,老父亲王自新留在家里照看亲戚,儿子王校军和王正军开车去地里上坟。 张扣扣意识到复仇的机会来了,立刻换上一身全黑的装扮,戴着帽子,口罩和管制刀具,紧紧跟随王家兄弟的车子。 在王家兄弟上坟回来的途中,张扣扣直接拦住他们的去路,趁两人还没反应过来拔刀猛刺,一瞬间把王家两兄弟戳成了血窟窿! 紧接着张扣扣又来到王家老宅,把坐在堂屋门口的王自新和另外两名客人砍死。 最后他回家拿了一瓶汽油,浇在王校军小汽车的后座上,直接点火把汽车烧成灰烬。 张扣扣作案后一度逃窜,但在两天之后选择自首。 杀人烧车情节极端恶劣,法院审理后判处张扣扣死刑。 行刑那天,张扣扣看着老泪纵横的父亲摇了摇头:“没事的,爸。” 这句话让他的人生就此定格。 人虽然已经没了,但争议还没有停。 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杀母之仇,不共戴天,身为子女,当父母遭遇不公时就是应该为父母报仇。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当法律无法为亡者家属报仇的时候,这些人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段报仇雪恨,俗话说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但仇恨观念与中国的法治社会格格不入,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如果人人都可以通过杀人复仇的话,那么社会将会陷入到无尽的循环中。 孝顺父母固然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但不滥杀无辜也是做人的底线,如果打着为父母报仇的旗号就可以滥杀无辜,甚至是大开杀戒的话,那么行为本身就已经违背了孝道和人性。 当人们在法治社会中面临不公时,应当学会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尽己所能使用法律手段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而不是动用私刑将这份恶意扩大化。 当然这种案件也为当代法律敲响了警钟,有关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是否应该适时更改? 以前规定18岁以下未成年人具有减轻刑罚的机会,但现在随着网络社会逐渐发达,未成年人的心智越来越成熟,未成年人量刑准则究竟是在给他们回头是岸的机会,还是不合时宜的规定? 您怎么看呢? 环球网:最新|汉中男子杀害3人后潜逃 疑犯已投案自首!#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2019年7月17日,张扣扣的生命迎来了终点。在执行死刑前,他对父亲说:“爸爸,
布丁小美女
2025-03-28 17:52:25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