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梁启超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夜里,梁启超说:“我主张一夫一妻,因此慧

史说畅谈呀 2025-03-29 10:26:09

1903年,梁启超与17岁的王桂荃行房。夜里,梁启超说:“我主张一夫一妻,因此慧仙是我妻子,而你只能是丫头,孩子出世也不能喊你娘!”

1903年的一个夜晚,梁启超走进了王桂荃的房间。这是他们第一次圆房,也是他们第一次真正的面对面交谈。

王桂荃是梁启超妻子李蕙仙的陪嫁丫鬟,从小就跟随李蕙仙到了梁家。她出生在农村,父母早亡,曾被继母卖给人家当佣人,后来被李家收养。

她长得美丽聪明,受到李蕙仙的宠爱和教导,学会了读书写字,还学了一些针线和琴棋。

梁启超是清末著名的维新派领袖之一,曾与康有为合作进行戊戌变法,事败后出逃日本,在海外推动大清君主立宪。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是民初重要的知识分子和政治人物。他主张一夫一妻制,反对封建礼教。   他们之间的婚姻,并不是出于爱情,而是出于李蕙仙的安排。李蕙仙嫁入梁家后,因为身体虚弱,一直没能生育。结婚十年,才有长子梁思成。梁思成从小身体单薄,经常生病,李蕙仙很是担心,害怕他养不大。   为了延续梁家香火,李蕙仙想把陪嫁丫鬟王桂荃许配给丈夫做妾,但这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梁启超在美国檀香山爱上了女翻译何蕙珍。梁启超写信告诉妻子,自己想纳妾,但李蕙仙为了守护婚姻,利用公公的名义吓退了梁启超,婚外情就此结束。

李蕙仙心里明白,梁启超虽然倡导“一夫一妻制”,但还是希望三妻四妾。所以才下定决心给梁启超纳妾。她选中了王桂荃,因为她觉得王桂荃既美丽又贤惠,而且对她忠心耿耿,不会跟她争风吃醋。

她对梁启超说:“一切都安排好了,你今晚就跟桂荃圆房吧。”没想到,梁启超拒绝了。

他说:“我和康有为是‘一夫一妻制’的倡导者,不能纳妾。”

李蕙仙就说:“康有为纳的妾还少吗?”

梁启超后来被说服,走进了王桂荃的房间。

王桂荃已经等候多时,她穿着一件红色的新娘礼服,头上戴着凤冠,面上盖着红纱。她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她知道这是她人生的转折点,她将从一个丫鬟变成一个妾室,从一个无名无分的女子变成一个有了身份和地位的女子。

她对梁启超既敬畏又崇拜,她从小就听说过他的英名和事迹,他是一个有学问有才能有志气的人,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而奋斗,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梁启超走到床前,轻轻掀开红纱,看到了王桂荃的面容。他不由得惊讶了一下,王桂荃比他想象中的要漂亮得多,她有着一张清秀端庄的脸庞,一双明亮灵动的眼睛,一张娇嫩红润的嘴唇。她看到他的目光,羞涩地低下了头。

梁启超坐在床边,轻声对她说:“你叫王桂荃吧?”

王桂荃点了点头。

梁启超又说:“你是李夫人的陪嫁丫鬟吧?”

王桂荃又点了点头。

梁启超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我知道你是李夫人安排给我的。我不想欺骗你,我不爱你。我只爱李夫人一个人。我跟你结合,只是为了给梁家多生几个孩子。你明白吗?”

王桂荃点点头,在当时的时代,虽说社会上已有婚姻自由、解放妇女的风气,但大多数人的观念还是老一套,王桂荃也不觉得有什么。

但在婚后的王桂荃,也没有受到过什么苛刻,梁启超的孩子对她也尊爱有加。

不过,直到梁启超逝世,他也没有给王桂荃一个名分,但王桂荃却将梁启超的孩子抚养长大,并培养成了国家栋梁。

对于王桂荃来说,她出生的时代使得她的观念老套,但这不可否认这个女子身上有着坚毅的精神。

至于梁启超,也受限于那个时代的观念,但无论如何,都不可否认梁启超的进步思想。

0 阅读:0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