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汉L发布,我发了这个表,说明汉L的能耗表现普普通通。有一位迪粉提到:倒数第一是小米SU7 Ultra(图2),是不是可以写一篇文聊聊为什么。
先说结论,导致SU7 Ultra在CLTC标准下能耗偏高主要原因有三个:
[微风]1. 为了赛道表现,使用了三台永磁同步电机,行驶过程电机阻力偏高。
[微风]2. 为了保证极速和匹配抓地力,电驱的速比相当低,CLTC工况下电机处于相对低效的转速区间。
[微风]3. Ultra为了满足抓地力要求,使用了前265、后305的胎宽,滚阻偏大。
大家经常提起的Ultra为了下压力,风阻系数会偏大,但跟CLTC能耗的关系真不大。因为CLTC的速度很慢(图3),风阻在总体行驶阻力的占比只占总消耗的10%附近,所以Ultra版的空气动力学对CLTC能耗影响非常小,更多是影响高速能耗。
前两条需要仔细聊聊:
第一点,多数四驱纯电车,前桥使用的是感应电机,后桥使用永磁同步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在绝大多数工况下效率比感应电机更高,而稳态巡航和低功率需求时,四驱纯电车可以仅靠一台电机驱动,以获得更高的效率。这时候永磁同步电机负责驱动,感应电机空转就行了。感应电机的优势在于空转的时候电机内不产生磁场,几乎没什么阻力。SU7Ultra使用了三台永磁同步电机(图4),CLTC这种超低负载下,永磁同步电机的阻力损耗更大。
第二点,小米SU7max的后电机减速比为9.947(图5),而同样的电机,用在Ultra上的减速比为7.345(图6)。从电机特性MAP图可以看到(图7仅做示意),电机在低转速的时候效率会偏低,恰好Ultra的速比会使得电机在CLTC工况下的转速比max版低得多。对电机效率发挥的影响非常大。所以Ultra版车型在CLTC工况下的电机实际效率会更低。
所以说,小米SU7Ultra为了满足赛道的动力性、极速、抓地力,在以上三方面做出了妥协,导致CLTC能耗偏高,也导致我计算出的能耗推荐值比例偏高。在Ultra上并无法直接体现电驱的技术水平。
表单中大多数家用车,排名情况还是很能说明电驱在效率方面的差异的。
汽场全开 小米su7ul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