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32岁的茅盾偷偷瞒着妻子和23岁的女学生秦德君同居。1年后,秦德君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3-29 15:33:02

1928年,32岁的茅盾偷偷瞒着妻子和23岁的女学生秦德君同居。1年后,秦德君怀孕了,茅盾说:“你把孩子打掉,等我4年后攒够了离婚费再来娶你。”然而4年后,茅盾却对秦德君说:“我认识你吗?” 茅盾原名沈德鸿,1896年生于浙江嘉兴的一个富裕家庭。 他的童年在母亲的精心培养下度过,母亲对教育有着前卫的看法,这为茅盾日后的文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家庭环境的开明与和谐,使他从小就习得了与人沟通的良好技巧,这对他日后的事业有着不小的影响。 1913年,茅盾进入北京大学预科,展开了他的学术旅程。在学业完成后,他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投身于出版界,成为了商务印书馆的一员。不久,茅盾在出版界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1920年,仅仅七年时间,他就晋升为《小说月报》的主编,开始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 1927年,茅盾在上海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集《幻灭》,此后,他相继出版了《动摇》、《追求》和《从牯岭到东京》等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尽管他曾一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但他通过文学创作持续寻求与党的重新联系,并最终在1937年重新与党建立了联系。 从1938年起,茅盾的生活进入了流离失所的十一年。他曾在西安、香港、兰州、重庆等地生活,其间,他利用笔作为抗争工具,为抗日战争贡献力量,发表了包括《白杨礼赞》在内的多篇文章,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文学才华。 1981年,感知到生命将尽,他决定将自己的稿费用于设立茅盾文学奖,这一奖项旨在奖励中国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该奖项每四年评选一次,迅速成为中国文坛最高荣誉之一。 茅盾的爱情故事同样充满波折。 茅盾的婚姻最初是由他的祖父所安排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包办婚姻。尽管茅盾的母亲对这桩婚事持反对态度,认为茅盾应当自由选择伴侣,她强烈主张选择一个未经裹脚的女性作为儿子的妻子。在多番交涉后,孔家最终答应不为孔德沚裹脚,并让她接受教育,茅盾的母亲才勉强接受了这桩婚事。 茅盾与孔德沚结婚时,他刚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当时,他的父亲已去世,家中经济由母亲一人承担。 尽管经济状况艰难,茅盾的母亲依然尊重儿子的意愿,并在婚前告诉他,如果不愿意与一个未受过教育的女子结婚,她愿意帮助他退婚。但最终,考虑到孔家的女儿,茅盾同意了这桩婚姻。 婚后不久,茅盾前往上海单独生活。 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他将母亲和妻子接到了上海。在那里,他继续承担家庭责任,甚至为孔德沚安排在女校继续学业。 然而,1927年,茅盾的生活轨迹出现重大转折。他在日本旅游时遇见了秦德君,一位学生。两人迅速陷入了热恋,茅盾似乎暂时忘记了远在上海的妻子。这段关系很快成为上海家中的公开秘密,尽管起初孔德沚和茅盾的母亲都不愿相信这一情况。 此时,32岁的茅盾已经和23岁的女学生秦德君同居。1年后,秦德君怀孕了,茅盾认为两人之间没有存在婚姻关系,于是以一句“你把孩子打掉,等我4年后攒够了离婚费再来娶你。”让秦德君打掉孩子。秦德君迫于无奈,只能选择将孩子打掉。 之后茅盾回到上海,他的母亲对于他和秦德君的关系坚决反对,认为茅盾应该对自己的妻子负责,维护家庭的稳定。这段情感纠葛,使茅盾面临极大的压力和道德考验。 在被母亲严厉训斥后,茅盾陷入了深刻的思考。最终,茅盾做出了回归家庭的决定,并向秦德君提出了一个“四年之约”,承诺四年后重新考虑他们的关系。而那个时候,秦德君已经怀上了第二个孩子。 秦德君深信茅盾的承诺,决定打掉了自己怀上的第二个孩子,以期待未来能与茅盾重聚。然而,4年过后,茅盾以一句“我认识你吗?”彻底断绝了与秦德君的所有联系。秦德君对此深感被背叛,情绪崩溃至极点,甚至一度试图自杀。幸运的是,她自杀未遂,经过救治后生命得以保全。 康复后,秦德君仍试图通过书信与茅盾保持联系,但茅盾为了避免进一步的纠缠,选择搬家并彻底中断了与她的联系。这段经历深刻地影响了秦德君,使她最终决定彻底放弃这段感情,为与茅盾的所有往来画上了句号。

0 阅读:1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