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中迎接新的自己》旧的习性:难的不想做,恐惧的不敢做,不熟悉的避免做,没

琰苗评情感 2025-03-29 15:47:16

《在行动中迎接新的自己》

旧的习性:难的不想做,恐惧的不敢做,不熟悉的避免做,没把握的悄悄做,做的不好别人也不知道,也不会被笑话。

新的行动:早上起的很早,在房间里即兴做了一个自由舞动,感受到身体一点点的舒展和苏醒,在晨曦的阳光里读《半山文集》的文章,读到很有共鸣的就收藏起来。复盘了一下昨天讲课的内容,梳理出来需要调整的地方。又去听樊登讲书,观察他如何很完整又清晰的讲一本书,我发现他使用了大量的真实数据和比较有影响力的人物故事做论点的支撑,也结合了自己和身边人的真实例子,整个节奏紧密同时听者会有对故事结果的好奇和期待,每本书大概五十分钟,时间也刚好是一个自然的专注时段。可以专注但又不会疲惫。

回听师父的内容,因为听过一遍,为了增强自己的专注力就放了两倍速听,观察师父讲课的脉络,在哪里延展,在哪里使用金句推动一个高点,在哪里使用数据做强化,如何把内容收回来落到哪里。听完之后立马拿着课件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录视频讲,四十分钟讲完。今天感觉好一些,内容紧凑了些,依然刚开始的时候紧张,所以前半部分的准备工作可以更加充足。后面随着放松可以有更多的延展,这就是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只要付出足够的时间精力,肯定是会一次比一次好的。

收获:研究表明人每天会有大概六万左右的念头闪现,所以真正重要的念头其实很少,我们只需要觉知哪些念头是有利于身心的,是指向行动、指向正向循环的。而哪些念头是指向负面的情绪体验、负向循环的,觉知到某个念头带来旧的习性和负面的内心语言、情绪体验时,立马投入行动,行动是最好的阻断。同时随着新的行动的发生,新的感受和体验随之而来。这就是所谓知止而后有定,知无法直接带来止,觉和行动才能,一个充满概念和杂念的头脑是无法带来身心安定的体验的。知-觉-行-感一起发生,相互作用,才能带出内在的清晰和秩序,合一才能真实的发生。

补充分享:

·人际关系里,内心戏减少太多了,可以更好的聚焦在行动上。

·我最近已经很少打开小红书了,也没时间了,好像也没太多兴趣了。

·伴随着行动,收获了越来越多对自己的确认。常常内心闪过,“我居然可以做这个”、“这也太有趣了吧,以前怎么没有发现呢”“我可太棒了”“这也还好吧,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哇喔,这也太妙了”“只要行动,哪有什么不可以”。

今天很好,日日是好日。

半山拾月

2025年3月28日晚

0 阅读:2
琰苗评情感

琰苗评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