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在沂水逛博物馆,看到张老地图直接惊了——好家伙! 咱县北边那些土疙瘩全被标成红点点,敢情四千年前老祖宗就爱在县城周边扎堆啊! 仔细一瞅更稀奇:沂河主干道边上就俩遗址,反倒是支流小河沟旁密密麻麻全是古人生活痕迹,敢情那时候也怕发大水? 最玄乎的是马站那片,四千年前的陶片碎渣愣是沿着沭河排成串。 沭河在咱沂水地界就淌那么一截,可河边愣是挤着四个先民聚落! 考古队老张叼着烟跟我说:“那时候马站就是个交通枢纽,南来北往都得过这道口子。”我蹲在刚出土的磨盘石旁边琢磨,这石头当年怕不是磨过北上交易的粟米? 有意思的来了! 从马站往北,古人要是想进山东西部,得选条道儿——要么顺着沭河奔弥河,要么翻过五十里外那道穆陵关大山梁。 你猜老祖宗选哪条? 我盯着展厅里碳化的独木舟残片发呆,这玩意能在沭河划,可要翻海拔四百米的大岘山...等等! 去年省考古院在穆陵关底下挖出过龙山时期的石斧群,难不成真有硬核登山队? 说来也怪,沂河干流沃野千里,可四千年前的先民偏在支流旁搭茅屋。 隔壁县刚发现的毛官庄遗址给出线索——那座龙山古城墙才两米高,专家说主要防的不是外敌,是防洪。 合着老祖宗早摸透黄河改道的脾气,宁住小河边也不贪图大河滩? 最让我拍大腿的是马站遗址群的位置,正卡在沂山余脉豁口处。 去年出土的二十多件黑陶杯,跟胶东半岛出土的简直像亲兄弟,这说明啥? 四千年前的快递小哥怕是天天翻山越岭搞跨区域贸易! 突然想到个画面:背着陶罐的古人站在穆陵关山脊,左边是沭河波光,右边是弥河曲流,该往哪边迈腿呢? 各位老铁琢磨琢磨,要是你穿越回龙山时代搞物流,是选水路慢悠悠漂过去,还是抄近道翻山越岭? 听说现在穆陵关还能找到古人歇脚的石头窝子,有去过的没?
今儿在沂水逛博物馆,看到张老地图直接惊了——好家伙! 咱县北边那些土疙瘩全被标成
星河征途远
2025-03-29 16:22:33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