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蒸汽机时代的欧美民主,是否会崩溃于人工智能时代?说穿了就是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5-03-29 17:03:10

始于蒸汽机时代的欧美民主,是否会崩溃于人工智能时代?说穿了就是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要么砸碎生产关系,要么摁死生产力。近三十多年历史证明,别说改革改良,欧美甚至连政策微调都做不到。 2018年,法国政府仅仅只是将柴油税每升上调6.2欧分,就跟火星似的引爆了巴黎街头,爆发了“黄马甲运动”。这场持续9周的街头政治运动,造成11人死亡、2500人受伤,给法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40亿欧元。 这事表面是一场因“燃油税”所引发的骚乱,实际是欧美政治“系统性过载”。当民主制度连0.3%的税率微调都无法承受时,民主其实已变成“政治植物人”。 为了平息黄马甲运动,法国政府推出“全民大辩论”。耗资1500万欧元收集近200万条建议,但最终立法转化率不足0.03%。   2020年“黑命贵”运动期间,警察工会与“黑命贵”在推特骂战,仇恨言论交互量达到日均480万条。在算法推波助澜之下,温和改革方案在极端声浪中彻底失声。 1994-2004年,美国联邦攻击性武器禁令实施期间,大规模枪击案下降37%。但禁令到期后,全美步枪协会通过政治献金阻止重新立法,导致2023年美国校园枪击案较2004年激增412%。 2018-2023年,意大利更换了4届政府,每届平均寿命14个月,只能靠撒钱维持支持率。欧盟审批一个风力发电项目平均需6.7年,中国同类项目审批仅11个月。所以,当浙江建起成全球最大海上风电场时,德国渔民还在起诉北海风电“破坏鳗鱼洄游路线”。 这些年,欧美各种骚操作已充分说明,民主政治已从“解决问题的工具”退化为“制造问题的机器”。但凡点击“改革”按钮,系统就会自动弹出“内存不足”的警告,进而引起各种并发症。 从马哲角度看,这就是欧美民主式生产关系已无法适应智能式生产力发展。就像你开着1910年的福特T型车去参加F1,但赛道突然变成了磁悬浮隧道,车速必须提升到每小时500公里。 这就是欧美民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最大尴尬:一台工业革命时期的“政治蒸汽机”,硬扛信息时代的冲击波,零件嘎吱作响,黑烟直冒,小马拉大车属于是。 当年,英国议会讨论是否允许使用童工时,伦敦还在飞鸽传书。为了防止权力因为扯犊子而炸锅,英伦绅士设计出了“三权分立”“政党轮替”“议会辩论”等精妙齿轮。 但谁能想到,两百多年后,人类最精妙的机器已不再烧煤,而改烧数据了。这就好比用马车交通规则管理星际舰队,红绿灯还没变,飞船已飞跃到月背。老兵遇到新问题,懵圈成为基操。 欧美右翼和左翼分别走向极化,最后殊途同归于民粹,导致欧美议会纷纷炸锅。美式民主更是引时代风气之先,陷入生死党争。 其实,工业时代的民主有个假设前提,就是信息更新慢,信息量较少,人类有足够时间去消化和理解信息,从而显得理性和讲逻辑,很容易达成共识,但这一切都被新媒体和算法推荐给摧毁了。 现在,人类社会天天都在经历“数据海啸”,每天5亿条推特、3000亿封邮件、600万小时油管视频。结果就是欧美民主系统性过载,代议制防火墙也随之失效。 目前,美国国会通过重大科技法案平均耗时3.2年以上,但数字技术代际更替周期已缩短至1.8年。政府决策滞后,而技术迭代太快,就会让很多政策显得非常傻叉,进而降低选民对政府科技决策的信任度。 牛津大学研究显示,2010-2020年全球虚假信息传播速度提升6倍,美国选民日均接收政治信息量相当于1980年的47倍。当TikTok短视频能在15秒内完成“认知植入”时,传统民主依赖的“选民理性决策”前提早就稀碎一地了。 Meta内部数据显示,其算法使美国两党支持者的信息重合率,从2004年的45%暴跌至2020年的12%。备受欧美民主推崇的所谓“理性辩论空间”,已经被算法切割成互相仇恨的平行宇宙。 所以,当美国政府想建5G基站时,环保团体抗议“天线破坏森林精灵栖息地”、房产协会担心“信号辐射让房价下跌”、老头老太太则坚持认为“5G是撒旦的缝衣针”…… 所以,2021年1月,红脖子冲击国会山时,一边直播一边高呼喊:“我们在拯救民主!”而美国白左则认为他们在破坏民主,在摧毁美国国本。 目前,美国青少年TikTok日均使用时长已突破95分钟,远超白宫政策宣讲影响力。所以,当美国政府试图封禁TikTok时,美国300万00后创作者立即发起“数字公民抗命”运动。 其实,这恰恰预示着欧美国家机器对数字空间控制力的衰退。控制力一旦衰退,欧美民主最引以为傲的“合法性授权”就会被技术解构。要么放弃抵抗,沉没于数字海洋,要么浴火重生为“神经民主”,通过脑机接口实现实时群体意志聚合。 现在,威尔逊1918年“让民主安存于世界”的豪言壮语,正在变成AI算法实验室的冷笑话。也许,最终结果会像黑格尔所预言的那样:当制度成为文明的桎梏时,它要么被打破,要么拖着文明一起腐朽!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东意和你不一样

东意和你不一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