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妻子与人私奔,并为其生了孩子,丈夫起初以为其只是离家出走,默默养育两位女

奇谈社会 2025-03-29 17:26:00

山西,一妻子与人私奔,并为其生了孩子,丈夫起初以为其只是离家出走,默默养育两位女儿14年,后来得知妻子重婚,怒而要求其支付女儿的抚养费。然而此案历时6年,法院方才判处妻子支付2万余元抚养费,丈夫不服,一路上诉到省高院…… 信息来源:极目新闻在2025年3月27日报道 1993年,丁先生和比自己小四岁的王某在山西老家结婚。 当时谁也没想到,这段看似普通的婚姻会在十四年后演变成一场跨越三个省份、纠缠六家司法机关的持久战。 大女儿出生的1996年,夫妻俩还在为刚起步的生意共同打拼。 小女儿降生的2003年,他们已把店铺开到了天津。 转折发生在2007年正月,一次寻常的夫妻争吵后,王某突然消失在天津的出租屋里,留下11岁的大女儿和不到4岁的小女儿。 这个皮肤黝黑的山西汉子起初以为妻子只是赌气出走。 他每天清晨给女儿们煮好小米粥,骑车送货时总要多绕几条巷子张望。 直到2008年接到法院传票,他才在法庭上见到消失一年的妻子——挺着孕肚的王某正在起诉离婚。 当法官宣布“不准离婚”时,旁听席上的村民都听见丁先生小声说:“回来吧,孩子们想你。” 王某这次消失得更加彻底。 此后九年,丁先生既要照顾老人又要拉扯孩子,送货的三轮车后座永远绑着两个女儿的书包。 2016年村里人带来消息时,他正蹲在修车摊前给大女儿的高中录取通知书包书皮——王某在河北肃宁县重新嫁人,还生了个八岁男孩。 修车师傅记得,那张红色录取通知书被丁先生攥得起了皱,“就像攥着个刚出锅的烫山药”。 这场持续六年的诉讼拉锯战就此展开。 2017年,当丁先生抱着结婚证和女儿出生证明走进法庭时,法官告诉他:必须先证明前妻重婚,才能起诉离婚和抚养费。 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父亲开始奔波于山西、河北两地派出所,直到2018年底,河北法院的刑事判决书确认王某犯重婚罪。 拿到判决书那天,他在法院门口给女儿打电话:“你妈找到了,法律会给咱们说法。” 然而真正的考验刚刚开始。 2022年临猗县法院的判决让这个父亲失眠了整月——21444元抚养费,平摊到两个女儿21年成长期,相当于每月80元。 主审法官私下透露,这已经是“考虑到同情因素”的酌情判决。 丁先生蹲在法院台阶上算账:大女儿高中住校每月伙食费500元,小女儿初中晚自习的牛奶钱每天3元,“这80块连买作业本都不够”。 二审法庭上出现了戏剧性一幕。 当丁先生掏出女儿幼儿园开具的缴费证明,法官发现这些2007年的票据却在2022年才补开证明。 审判长敲着法槌说:“你要先证明这些证明是真的。” 后来才得知:原来《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确实规定,补开证明需要其他证据佐证。 2024年深秋,丁先生抱着三审败诉的裁定书走进信访局。 工作人员递来的告知书上写着“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这让他想起六年前王某刑事判决书上的“拘役三个月”。 有网友算过一笔账,从2007年妻子出走到2024年信访终结,这场维权马拉松的花销刚好21444元——正好是法院判决的抚养费总额。 这场持续17年的家庭剧变,像面多棱镜折射出法律与人情的复杂光谱。 当补开的缴费证明撞上证据规则,当每月80元抚养费遇上通胀现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单亲父亲的执着,更是整个社会在情、理、法之间的艰难平衡。 或许正如丁先生女儿在日记里写的:“钱多钱少,要的是个公道。” 这个公道,既在法庭的天平上,也在人心的尺度里。 对此,大家怎么看?这判决太对了

0 阅读:2
奇谈社会

奇谈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