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断拖欠“利剑”!新《条例》能否破解中小企业账款拖欠难题? 近日,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备受各界瞩目,其目的在于解决中小企业账款被拖欠的问题,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曙光。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波动的影响,中小企业账款拖欠的情况愈发严峻。2024年中小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然而应收账款规模的增速高于营收增速,部分企业由于账款被拖欠而陷入资金链危机。 数据表明,2024年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规模同比增长约12%,账期平均延长到120天以上,大大超出了现行《条例》规定的60日付款上限。并且,原《条例》在施行过程中存在工作机制不完善、部门职责不明确、监管措施不到位等问题,2024年全国中小企业投诉量达到4.8万笔,可是实际解决率仅有65%。 新《条例》有许多核心的改动。明确了付款期限,机关/事业单位在货物、工程、服务交付后30日内付款(最长不超过60日),大型企业在交付后60日内付款,禁止以“收到第三方付款”或者“按第三方进度比例”作为支付条件;加强对非现金支付的监管,禁止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规定交易部分存在争议不影响其他部分履行时,无争议部分要及时付款;明确逾期利息按照每日万分之五或者不低于LPR计算,拖欠主体的信用记录纳入全国公示系统,限制其融资、评优等资格;升级监管与投诉机制,建立国家统一投诉平台,处理时限缩短至30日(最长90日),地方政府需要定期汇报拖欠情况,对严重拖欠者进行约谈、通报。 新《条例》对民营企业的振兴有着实质性的意义。 通过明确付款责任和信用约束,优化了营商环境,增强了市场信心,2024年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已经下降了0.8个百分点;缓解了企业现金流压力,促进了创新投入,例如某科技企业因为账款及时回收,研发投入占比从10%提升到15%;推动了政企公平交易,多地已经清理了超期未支付的政府采购项目;信用机制约束了企业的长期行为,2025年一季度大型企业主动公开付款承诺的比例提升到30%。 新《条例》通过刚性约束与柔性激励相结合的方式,直击中小企业账款拖欠的痛点,将“纸面权利”转化为“实际保障”,为民营企业营造更公平、可持续的发展环境。后续,地方执行细则以及配套政策的落地效果值得关注。 中小企业负担 企业纾困, 企业纾困资金 经济与企业 控制供应货款 经济周转部门 企业纾困盘活 企业最新政策 中小企貸款
斩断拖欠“利剑”!新《条例》能否破解中小企业账款拖欠难题? 近日,新修订的《保障
沁沁随心生活
2025-03-29 20:25:30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