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试卷真迹,手写字让人汗颜,犹如印刷体! 看看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亲笔试卷,那字写得,简直跟印出来的一样,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古代好多读书人来说,参加科举考试就像是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得花上十年时间拼命读书,就为了有朝一日能高中状元,那高兴劲儿可没法比。到了1904年,大清王朝已经快要不行了,就在这时候,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出现了,从那以后,科举考试就再也没有了。刘春霖呢,他老家在河北肃宁县,家里头穷得叮当响。小时候,他不是跟着爸妈到处跑,就是在学堂里埋头苦读。好在刘春霖脑子灵光,学啥都快,老师们都喜欢他。除了诗书文章写得好,他还有一手绝活——写字。小楷这种字体,是从三国时候的钟繇那儿传下来的,得写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像一串串珍珠那么好看。刘春霖这手艺,可不是一天两天能练出来的。 到了1904年,刘春霖和另外272个考生一起,在保和殿里参加了最后的殿试,那可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啊。大殿里静悄悄的,连针掉地上都能听见。等啊等,终于等到放榜那天,宣读官一念到刘春霖的名字,嘿,他可就成状元了!“早上还是种田郎,晚上就进了皇宫门”,说的就是他刘春霖前半辈子那股子拼劲儿。说起来刘春霖能当上状元,还有另外一个小故事呢。据说慈禧太后先看到了“朱汝珍”这个名字,但因为“珍”字和她有点犯冲,再加上朱汝珍的答卷字迹粗重,慈禧太后不太满意。于是,她就看了第二名刘春霖的卷子,被刘春霖工整的字迹吸引住了,结果刘春霖就这么成了状元,取代了朱汝珍。 不过啊,这只是传说,刘春霖当状元可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考上后不久,刘春霖就被派到日本去学习,接触了很多和科举不一样的东西。等他学成回国,清朝已经没了,他的状元头衔也就成了个文化符号。那时候他已经快四十岁了,还没怎么开始当官,就已经结束了。以前的状元,现在也只能隐居起来,喝喝茶、赏赏花、读读书、写写诗。尽管生活不怎么顺心,但不管是袁世凯的北洋政府还是后来的日本侵略者,刘春霖始终坚持自己是中国人,不替他们做事,面对强权也绝不低头。晚年时,刘春霖又干起了十八岁时的老本行,靠卖字来维持生活。那时候,大家都说刘春霖的小楷写得好,大楷学的是颜真卿,小楷则自成一家。没想到,当年他刻苦练习的字,现在竟成了养家糊口的好帮手。远离了官场和争斗,刘春霖的字在保留早年特点的同时,还多了一份洒脱和自然。
中国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的试卷真迹,手写字让人汗颜,犹如印刷体! 看看中国最后一
新晴谈生活
2025-03-30 03:31: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