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年,跟52岁的曹操相差20多岁的蔡文姬披头散发,身着单衣,赤脚跑进屋里,一看到曹操就紧盯着他,随即直接跪下:“丞相,可否放过我丈夫?”
207年的一天,曹操正在自己的书房中批阅公文。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 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冲了进来,跪倒在地。 曹操定睛一看,竟是自己的小师妹蔡文姬。只见她双眼通红,泪流满面,单薄的衣衫因剧烈的动作而有些凌乱。曹操连忙起身去扶,却被蔡文姬一把推开。 "丞相,求您放过我丈夫董祀吧!"蔡文姬哀求道,"他虽然触犯了军令,但并非有意为之。我恳请您网开一面,饶他一命!" 曹操见状,心中一阵酸楚。眼前这个楚楚可怜的女子,正是自己多年来魂牵梦绕的人。当年,他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穷书生时,就已经对这个小师妹芳心暗许。可惜门第悬殊,他始终不敢明言。 如今,时过境迁,他已是一方诸侯,权倾朝野。蔡文姬却在乱世中颠沛流离,沦为他人妇。前些日子,他好不容易将她从匈奴人手中救出,却不得不把她许配给手下的董祀。 董祀为人刚愎,对这门婚事颇有微词。即便成亲后,他也对蔡文姬不甚友善。谁曾想,新婚不久他就触犯军令,按律当斩。蔡文姬得知此事,竟不顾一切地来求情,其节烈之心,令曹操深感钦佩。 他缓缓开口道:"文姬,你我相识多年,我知你向来贤良淑德。你的为人,我是再清楚不过的。如今你为夫君求情,我岂有不应之理?只是……" 蔡文姬抬起头,目光中满是恳切与无助:"丞相,我知道您对我有知遇之恩。当年在父亲门下,承蒙您不弃,后来又舍命相救,让我脱离匈奴人的魔掌。这份恩情,我永世难忘!如今我的丈夫虽然得罪了您,但他并非不可教化之人。我恳请您再给他一次机会,我一定督促他改过自新,为您效犬马之劳!" 曹操望着蔡文姬殷切的面容,心中早已波澜起伏。他何尝不想留住这个女子?让她在自己身边,夙夜相伴,共度余生。然而,他深知蔡文姬心中挂念的,始终是那个负气的董祀。 长叹一声,曹操终于做出决断:"罢了,看在你的份上,我就饶他这一回。但军中重纪,下不为例。你回去告诉董祀,让他好生改过,不可再犯!" 蔡文姬闻言,喜出望外,连连磕头道谢:"多谢丞相开恩!文姬感激不尽,愿丞相龙体健康,万事顺遂!"说罢,她恭恭敬敬地退下,向董祀的牢房奔去,去传达这个天大的喜讯。 蔡文姬是当时公认的四大才女之一。若是放在太平盛世,这样一位如花似玉的佳人,本该游刃于文人雅士之间,过着诗酒唱和的逍遥生活。然而,天不遂人愿,乱世之中,凤凰易失所。 十六岁那年,蔡文姬出嫁给了大将军卫青的后人卫仲道。这本是门当户对的良配,但谁曾想,新婚燕尔不到一年,卫仲道就英年早逝,蔡文姬从此便要独守空房,成为了一名寡妇。父亲见此情形,只得将女儿接回家中,父女相依为命。 不久,更大的变故接踵而至。东汉王朝战乱频仍,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权臣割据。一场政治斗争中,蔡邕成为了替罪羊,被莫须有的罪名所陷害,锒铛入狱。朝堂之上,无人敢为这位忠良之士辩白一句,蔡邕最终被判处了极刑。 丧夫又丧父,蔡文姬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的依靠,无助地面对着这个大变样的世界。就在她悲痛欲绝之际,更加可怕的厄运降临到了她的头上。南匈奴趁乱侵犯中原,蔡文姬在逃难途中不幸被俘,从此沦为了胡人的俘虏。 从天之娇女,到流离失所的阶下囚,命运之神并没有格外优待这个柔弱的女子。在异族的土地上,蔡文姬饱尝离乡背井的苦楚,度日如年。寒来暑往,一晃十二年,蔡文姬在羁旅中渐渐褪去了昔日的风采,美貌易逝,青春不再。 乱世虽残酷,但总有人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当年那个在蔡邕门下求学的穷小子曹操,如今已成为了东汉的一方诸侯。得知昔日小师妹蔡文姬被匈奴掳走的消息后,他倾尽心力,发誓要将她救回。 曹操一方面派心腹董祀带着黄金宝玉前去交涉,一方面又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出征北境,誓要讨伐匈奴,迎回蔡文姬。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匈奴人终于松口,将失散多年的蔡文姬还给了故土河山。 历经坎坷,蔡文姬终于得以重返中原。然而,风雨飘摇之后的她,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才女了。岁月和苦难在她身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风霜侵蚀了她的容颜,摧折了她的意志。蔡文姬疲惫地回到故乡,开始了她颠沛流离的下半生。
夜光丝印佬
鄙视曹孟德,理解孟德,成为孟德,已经孟德重症且晚期
我老公
孟德能做到不趁人之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