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书几乎没有杜如晦、房玄龄劝谏唐太宗的记载,每次都是魏征巴拉巴拉?很简单呀,你什么时候看见萧何劝谏刘邦,或者诸葛亮劝谏刘备?在一个单位里,一把手和副手若有矛盾,早在私下里沟通完了,早就统一思想了。 房玄龄/杜如晦是中书门下的长官,文官集团的领袖,大唐开国时期已经跟着李世民了,他们有事肯定是关起门来自己人先说好。不是有那句话嘛。“大事开小会,小事开大会”,真正的决策早就在核心人员里有共识了,然后才开大会只是通知大家而已。 若是房杜二人在朝堂公开顶撞李世民,那就是皇权和文官集团的决裂了。。。魏征一辈子也就是个谏议大夫、秘书监,没有进入核心决策圈子,就是个言官,巴拉巴拉是他的职权范围内的呀。 #春日领花束#
多尔衮为什么不直接称帝?
【3点赞】
林中飞鱼
[赞][赞][赞],正解…也就是吧拉吧拉点鸡毛蒜皮芝麻大事
用户88xxx67
做事的和搞监察的区别!
BHT
魏征如不这样做早就被砍头了
江江
问题是诸葛亮公开承认他没有劝谏刘备的能力,认为只有法正能说服刘备[得瑟]再说,人家魏征也当到了门下省的长官,你咋给人家免职了?[得瑟]
用户88xxx92
诸葛亮劝谏刘备不要打东吴,刘备没听,结果夷陵之战!
Jill and Jack
反过来想想,唐太宗为什么能纵容魏征多年巴拉巴拉而不杀他?因为魏征敢直言,唐太宗利用他来时刻鞭策自己,所以才有贞观之治,则面反应了李世民是个实实在在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