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特赦后的前国民党特务沈醉受邀入职北京政协,迎面走来一僧人笑道:“多亏

史说畅谈呀 2025-03-30 14:18:19

1978年,特赦后的前国民党特务沈醉受邀入职北京政协,迎面走来一僧人笑道:“多亏了您曾经打过我两个耳光啊!”

沈醉的情感历程如同一曲波折的交响乐。他的第一段感情生活中,有莫耶(白冰)的陪伴,这位来自福建厦门的女子,与他共育有一子。然而,命运的安排让他们未能修成正果,留下了许多遗憾和未了情。转折之后,他遇到了粟燕萍,一位温婉贤淑的湖南长沙女性,他们的家庭因此得到了丰富——一子五女的欢笑渐渐填满了沈醉的生活。不幸中的万幸,误会造成粟燕萍在沈醉未被枪决的消息传来前改嫁,这段情感的结束也为沈醉的人生增添了几许苍凉。 终于,命运又安排他遇见了杜雪洁,这位来自辽宁沈阳的女子,在北京厂桥街道医院的白色走廊上,以一名护士的身份优雅地走进了沈醉的生活。1965年的夏末,他们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这一次,沈醉似乎找到了能与之携手到老的伴侣,杜雪洁不仅给他带来了爱,更给了他一个温暖的家。这段情感,是沈醉一生中最为持久和温馨的记忆。 1978年,改革开放的曙光洒满大地。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沈醉,在这个国家迎来新生的时刻,也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曾经作为国民党特务的他,因为身负罪孽而被收押多年。但在党的宽大政策下,他获得了特赦,重获自由之身。 更令他感到意外的是,他竟然受到了北京政协的邀请,成为了一名政协委员。新的身份,新的起点,沈醉内心百感交集。他走在北京的街头,看着这个满目疮痍的城市正在恢复生机,一切都让他觉得恍如隔世。 记忆的闸门在这一刻被打开,他的脑海中浮现出1937年在常德的情形。那一年,他还是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以一身好武艺在军统效力。然而,野心勃勃的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国土沦丧,生灵涂炭。 作为军统特务,沈醉当时正驻扎在常德。那里原本有一座名刹灵隐寺,香火鼎盛。但战祸无情,日寇的铁蹄践踏了这片净土,寺院惨遭破坏,珍贵的佛像、经卷付之一炬。僧人们无家可归,只能四散逃亡,寻求庇护。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人人自危。沈醉作为国民党的爪牙,自然对混迹在人群中的可疑分子格外警惕。一天,一个稽查员匆匆来报,说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和尚。据说此人敢公然指责蒋委员长,还提到自己的家乡被破坏,僧人流离失所的惨状。 沈醉一听就怒不可遏,他哪容得下别人对自己效忠的党国首领有任何非议。他当即传唤了那名僧人,要当面审问个究竟。很快,一个和尚出现在他面前,那人正是后来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 当时的巨赞法师本名潘楚桐,也是为了躲避战乱才辗转来到常德。面对沈醉的盘问,他丝毫不惧,直言国民党消极抗日,固步自封,才使得国土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寺院也惨遭破坏,佛门弟子颠沛流离。他质问道,面对如此劫难,难道就不怕因果报应吗? 沈醉自幼练就一身武艺,尤其双手力大无穷。年轻气盛的他哪里容得下别人的质疑,当即勃然大怒,抬手就是两记响亮的耳光,直接将巨赞打翻在地。他怒斥道:"滚出去!我不跟你一般见识!" 时光荏苒,往事如烟。四十年后,昔日反目的两人重逢在北京政协的办公大楼里。当年还是青年的沈醉,如今已是垂垂老矣的耄耋老人。他满头华发,脸上的皱纹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就在沈醉步入政协办公区的那一刻,一位身着僧袍的老者迎面走来。那慈眉善目的面容,竟让沈醉有些许熟悉的感觉。只见那僧人先是双手合十,然后笑着伸出右手,与沈醉热情地握手寒暄。 "施主,别来无恙啊。您的手劲还是这般大,看来这么多年过去,您的武艺并未生疏啊。"老僧笑着打趣道。沈醉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眼前这位慈祥的老者,正是中国佛教协会的副会长巨赞法师。 昔日那个敢于直言不讳的和尚,如今已是德高望重的高僧。沈醉一时间有些愧疚,他急忙向巨赞法师赔礼道歉,说当年是自己年少气盛,鲁莽行事,希望法师大人不要见怪。 巨赞法师却是一笑置之,他风趣地说:"施主您可千万别这么说。那两记耳光,可是改变了我一生的轨迹啊。若不是它们,我可能这辈子就在山林里当个普通的和尚,哪会有机会跟南岳的干部结缘,又在叶剑英元帅的引荐下开始从事宗教事务呢?" 原来,当年挨了沈醉两耳光之后,巨赞法师在常德附近游荡。有一天,他偶然遇到了前来筹建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的将领。那位将领被巨赞法师的见识和勇气折服,力邀他参与抗日救国的事业。 就这样,巨赞法师放下僧袍,拿起了枪,成为了一名抗日战士。他随部队转战南北,用佛门弟子的仁慈之心与侵略者刀剑相向。战争的洗礼,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战后,巨赞法师在老友叶剑英元帅的引荐下,开始专注于从事宗教事务,发挥自己的特长。渐渐地,他以渊博的佛学造诣和出众的领导才能,成为了中国佛教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说起来,这一切还得感谢当年您的那两耳光呢。那一耳光,可以说是我一生的转折点啊。"巨赞法师笑着感慨道。他的话语里没有一丝怨恨,反而满是豁达与感恩。

0 阅读:101
史说畅谈呀

史说畅谈呀

雾里看花,历史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会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