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了!93岁老人拄着拐杖,步行十几里路去取养老金,饿了就吃随身携带的萝卜!而好心男子路过,开车送了老人一程,把老人感动的老泪纵横!网友:走那么远的路,就为了领取一个月一二百元钱的养老金!太可怜了! 那天,男子和朋友像往常一样驾车回家,车窗外风景飞速倒退。突然,男子注意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艰难地在路边蹒跚前行。 老人的脚步迟缓,每一步都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手中的拐杖成了他唯一的支撑。男子心里一紧,赶忙停车走向老人。 经过询问,男子得知老人要去镇里取养老金。老人的子女都外出打工了,没人能送他,他只能天不亮就出门,靠着自己的双腿,一步一步走向镇上。 当男子问老人为何不打车时,老人无奈地说,一个月养老金就一二百块,哪舍得花那钱打车。 男子听后心里不是滋味,他决定送老人一程。路上聊天,男子了解到老人已93岁高龄,家中老伴早逝,如今独自生活。 饿了就吃口随身携带的萝卜,来回一趟镇上,要花费整整一天时间。这一路,老人的生活艰辛如画卷般在男子眼前展开。 这件事被传到网上后,迅速引发热议。 很多网友在评论区感叹农村老人生活不易,也有人质疑为何相关部门不能提供更多帮助。但在我看来,这背后折射出的是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深层次问题。 从收入层面看,农村老人养老金普遍较低。相关数据显示,与城镇职工相比,农村老人养老金水平差距巨大。 就像这位老人,一个月一二百块,在物价日益上涨的今天,仅够勉强维持最基本的生活。这不仅是经济上的窘迫,更是生活质量难以保障的根源。 但我们也该看到,近年来国家在不断努力提升农村养老保障水平,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从2003年每人每年20元逐步提高到2022年的610元,这就是进步的体现,只是提升的速度还需加快。 再从医疗保障角度说,虽说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后,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有所提升,可现实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很多村医队伍老化、医疗设备短缺。 虽然国家要求2024年底前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可在一些偏远农村,网络覆盖、设备配备等难题仍阻碍着医保服务落地。 这就导致农村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旧突出,一旦生病,微薄的养老金根本无力承担高额医疗费用。 还有养老服务设施,农村与城市相比,差距明显。农村敬老院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很多偏远地区老人难以享受到服务。 互助养老服务设施虽有一定发展,但服务的便利性和可及性还远远不够。 像老人独自步行十几里路去取养老金这件事,如果村里有更完善的养老服务,能帮忙代取养老金,或者提供交通接送服务,老人也不至于如此辛苦。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各地也在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一些地方开展农村老年公寓建设,让老人集中居住、互助养老; 有的地方组织志愿者为农村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陪伴等服务;还有地方鼓励盘活闲置农房,发展养老产业。这些探索为农村养老带来了新希望。 我们在关注这件事时,不能只停留在对老人遭遇的同情上,更应思考如何从根本上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政府要加大投入,提高农村老人养老金待遇,改善医疗条件,完善养老服务设施; 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企业可以投身农村养老产业,志愿者可以多关注农村老人生活。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让农村老人安享幸福晚年,让类似的心酸故事不再上演。
看哭了!93岁老人拄着拐杖,步行十几里路去取养老金,饿了就吃随身携带的萝卜!而好
小娅说知识
2025-03-30 15:07:43
0
阅读: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