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采用5.8毫米弹药体系,是中国军工自主创新的战略思维。 一、战术性能的迭代突破 1. 穿透与杀伤的黄金平衡 5.8×42mm子弹(DBP87系列)弹头重4.26克,初速达960m/s,在600米距离存能比北约5.56mm弹(SS109)高18%。实战验证:高原测试显示,在海拔4500米环境下,5.8mm弹道降幅比5.56mm减少23%,适应全域作战需求。 2. 系统化武器平台适配 该口径贯穿95式枪族(步枪、班用机枪)、88式狙击步枪及03式自动步枪,实现弹药通用化。QJB-95班用机枪射速650发/分,却能共用步枪弹链,这在全球现役枪族中属独创设计。 二、国防工业的自主突围 1. 去依附化的技术路线 1987年立项时,中国刻意避开美俄主导的5.56/5.45mm体系,采用5.8mm这一非主流口径。这种"第三条道路"选择,既规避专利壁垒,又为建立独立弹药标准体系奠定基础。 战略考量:2016年珠海航展披露的DBP-10新型弹,采用双金属被甲技术,完全摆脱对进口铜材依赖。 2. 生产体系的集约优势 全国统一布局的5.8mm弹药生产线,海量供应,海量储备,保障充足。
南六和歼20侧面对比图[墨镜]刨去顶部进气道的扰动后很薄,非常典型的战斗机气动布
【3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