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最近之所以主动和我们改善关系,其实是因为朝鲜也已经看出俄乌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而一旦俄乌战争结束,俄罗斯对朝鲜的需求自然就会大幅下降了。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大家注意到朝鲜最近的外交动作没?金将军特使团前脚刚离开北京,后脚中朝边境的货运列车突然加密班次。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平壤这是在给自家粮仓找备胎呢,俄乌战场这锅汤眼瞅着要凉,再不抱紧东方大国的腿,怕是连泡菜坛子都要见底了。 先说朝鲜和毛子的塑料兄弟情。这两年俄军在前线每天消耗的炮弹顶得上欧洲半年产量,这时候朝鲜军工厂开足马力,152mm炮弹像下饺子似的往远东运。 作为回报,海参崴的油轮载着打折原油往元山港送,西伯利亚粮仓的小麦直接半卖半送给平壤。最离谱的是去年俄罗斯居然把S-400的雷达技术当白菜换,硬是把朝鲜防空系统从六十年代水平拉进了二十一世纪。 不过这场各取所需的交易马上要到期了。北约情报部门爆出猛料,俄军库存炮弹已经堆到三年用不完,乌克兰战场每天发射量从巅峰期的六万发降到八千。 这就好比自助餐要打烊,朝鲜这个饕餮客得赶紧找下家。要知道去年朝鲜从俄罗斯进口的粮食占全国口粮四成,原油七成靠黑海运来的打折货,这要是断供,平壤市民怕是要重回九十年代啃树皮的苦日子。 再说说这背后的算盘。朝鲜军火库虽然能造出山寨版伊斯坎德尔,但芯片级精密部件全得进口。 俄乌开战那会儿,莫斯科大手笔给了卫星导航模块和无人机发动机,现在俄国防部采购清单上朝鲜货的位置,早被伊朗无人机和印度炮弹挤掉了。而且俄罗斯最新批的T-90M坦克宁愿用越南产的橡胶履带,也不用朝鲜军工的钢铁洪流套装。 这时候转向东方就很有意思了。中朝边境新开通的粮食专列,载着东北黑土地产的大米直奔平壤粮仓。 丹东港的油轮卸货量同比暴涨三倍,山东炼油厂的轻质原油正在替代俄式重油。 最值得玩味的是吉林某军工企业突然扩招朝鲜语翻译,明摆着要为技术合作铺路,毕竟咱们的北斗导航和电磁炮技术,可比毛子给的过时货香多了。 不过朝鲜这波操作也是形势所迫。去年咸镜北道遭遇三十年最严重干旱,粮食缺口高达百万吨。 俄罗斯答应援助的五十万吨小麦至今只到账三成,逼得朝鲜人民军不得不重启"苦难行军"时期的挖野菜训练。 现在要是再失去东方邻居的输血,别说维持百万大军,就是机关食堂的大酱汤都得兑水稀释。 看看最近的外交风向就更清楚了。金正恩突然给长白山发电站项目开绿灯,这个搁置十年的中朝合作工程火速复工。 鸭绿江新建的跨境大桥本来磨蹭了五年,现在施工队三班倒赶工。最明显的是朝鲜外务省发言人,最近夸起"鲜血凝成的友谊"比夸自家导弹还勤快,这求生欲隔着黄海都能感受到。 当然咱们也不是做慈善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剩产能正愁没处消化,朝鲜的矿产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恰是绝配。 辽东湾的石化产业链刚好能对接朝鲜炼油厂升级,更别说北斗系统在半岛铺开带来的地缘价值。这笔买卖说白了就是各取所需,但比起毛子的空头支票,咱们的共赢方案明显更实在。 不过国际观察家们都在等着看大戏。美国务院已经放话要制裁中朝能源交易,日本防卫省连夜修订了朝鲜威胁评估报告。 倒是俄罗斯驻平壤大使馆安静如鸡,毕竟自家仓库里还堆着两百万吨朝鲜炮弹,这时候掀桌子谁都下不来台。 各位老铁觉得朝鲜这步棋走得怎么样?是迫于生计的无奈之举,还是深谋远虑的战略转向?
朝鲜最近之所以主动和我们改善关系,其实是因为朝鲜也已经看出俄乌战争马上就要结束了
画画的本本
2025-03-30 18:22:20
0
阅读: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