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希特勒之一: 内政表现: 美国走向特朗普式独裁 一、特朗普式独裁的潜在特征 1. 行政权力集中与司法干预 特朗普通过签署行政令大规模裁员联邦雇员,并计划用忠诚者替换关键岗位(如司法部、国税局),可能削弱联邦机构的独立性。他多次宣称总统享有“广泛豁免权”,并试图干预司法案件(如撤销对纽约市长的腐败指控),威胁以政治立场驱逐不合作的法官,导致司法独立性受到侵蚀。 2. 竞争式威权主义的显性化 尽管美国仍保留选举形式,但特朗普通过攻击媒体(称批评者为“假新闻”)、否定选举合法性(如炒作2020年选举舞弊)等策略,重塑“忠诚高于规则”的政治文化。其支持者(以低收入白人和全球化受害者为主)与反对者(都会精英、少数族裔)的深度对立,加剧了社会分裂和政治极化。 3. 企业封建制的兴起 特朗普与马斯克等科技巨头的合作显示,其目标并非建立苏联式集权政府,而是通过削弱联邦职能将权力转移至私人资本集团,形成“财阀统治”(Plutocracy)。例如,《2025计划》提出将公共服务私有化,可能使政府长期瘫痪。 二、制度约束与制衡力量 1. 宪法与司法系统的弹性 联邦制下州政府仍保有对抗空间(如纽约州检察官因反对特朗普政策辞职抗议),最高法院虽可能部分支持特朗普的豁免权主张,但难以全盘接纳其违宪行为。美国法院体系仍保持独立,过去曾驳回特朗普的选举诉讼。 2. 社会抵抗与市场反制 民主党选民和部分共和党建制派构成阻力,例如国会演讲时民主党议员的抗议、企业界对关税政策和法治衰退的担忧可能转化为经济压力。独立媒体和公民社会的压力仍是制约特朗普的重要力量。 3. 国际盟友体系的反噬 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导致北约和北美供应链信任危机(如加拿大指责美国试图“吞并盟友”),这种孤立可能削弱其国内权力基础。 三、结论:高风险转型而非传统独裁 特朗普的执政更可能导向 “竞争式威权主义”(保留选举形式但压制反对派)或 “企业封建制”(私有化替代政府职能),而非传统个人崇拜独裁。其成败取决于: - 联邦机构空心化速度 vs 司法与社会制衡能力; - 盟友体系崩解引发的国际反噬强度; - 资本集团内部利益分化程度。 当前美国民主制度尚未完全崩溃,但正经历自内战以来最严峻的合法性危机。若社会反弹和市场制约生效,美国或经历宪法危机后逐步修复;若特朗普成功推动《2025计划》,2028年后民主党总统可能面临“空壳化政府”的困境。
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啥老和加拿大过不去呢?就这个问题我联系了加拿大朋友。引发我好奇
【6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