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抛弃了俄罗斯!”去年,俄罗斯专家不满中国在俄乌战争中保持中立的态度,并且暗示中国,我们在亚洲也有其他朋友在,不是只能依靠中国。 2023年初,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谢尔盖·卡拉加诺夫,这位被视为克宫智囊的人物,在一次闭门研讨会上语出惊人:“中国在俄乌冲突中的中立,实际上是对俄罗斯的背叛!”其发言稿经《生意人报》曝光后,瞬间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 卡拉加诺夫历数中国的“罪状”,言辞之间满是不满。他指责中国拒绝向俄提供军事援助,在他看来,中俄的深厚关系理应让中国在军事上站在俄罗斯一方。 中俄贸易仍大量使用美元结算,这与他期待的“去美元化”背道而驰;甚至连华为等企业遵守西方制裁,也被他列为中国“背叛”的证据。 最让人咋舌的是,他还以威胁的口吻表示:“别忘了,我们还有印度、越南这样的合作伙伴。”仿佛在警告中国,俄罗斯并非离了中国就“无依无靠”。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中俄关系真的如此脆弱,禁不起一点立场上的分歧? 从经济层面来看,2023年中俄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看似成果斐然。但俄央行数据却揭示出背后的隐忧:80%的石油交易仍需通过中间商转手,效率低下且增加成本。 人民币结算仅占23%,远低于预期,这对于致力于推进本币结算、减少美元依赖的双方来说,无疑是一大阻碍;更糟糕的是,中国国有银行多次暂停俄企信贷,资金链的不稳定给双方合作蒙上阴影。 在军工合作领域,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报告指出:中国对俄军品出口同比下降67%;俄方求购的无人机发动机遭婉拒;两国联合军演规模缩减40%。曾经紧密的军工合作,如今似乎也陷入了“寒冬”。 就在卡拉加诺夫发言后两周,俄罗斯的一系列动作让人不禁猜测,莫斯科是否真的在谋划“备胎计划”。 俄印启用卢比 - 卢布直接结算系统,印度加倍进口俄乌拉尔原油,俄将向越交付最新型“猎豹3.9”护卫舰。但仔细分析这些“替代方案”,却发现漏洞百出。 印度要求俄用人民币支付贸易逆差,这意味着俄罗斯在与印度的贸易中仍绕不开中国元素;越南仅购买2艘二手军舰,对俄罗斯军工出口的拉动作用微乎其微。 俄印贸易额尚不足中俄贸易的1/5,体量上的巨大差距,让印度难以在短期内成为中国在俄贸易中的“替代品”。 那么,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从经济角度而言,中国海关总署内部评估显示:全面支持俄将导致5000亿美元对欧贸易风险,这对于严重依赖欧洲市场的中国外贸来说,无疑是沉重打击;美欧技术封锁可能升级至2018年的3倍,届时中国高科技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中国需要维持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但绝不是以牺牲自身利益为代价卷入冲突。中国要的是多极世界,不是俄式冒险,保持中立是在复杂国际局势中寻求平衡的智慧之举。 俄方对中国立场的不满,实则源于战略误判。俄原以为中国会复制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的立场,低估了中国“一带一路”对西方市场的依赖,更误读“无上限友谊”的政治含义。 而中方则在这场博弈中展现出精明算计,通过哈萨克斯坦向欧输送俄打折原油,小米OV通过白俄罗斯渠道维持俄市场,中欧班列货运量逆势增长27%,巧妙地在不违背中立立场的前提下,维护着与俄罗斯的合作关系。 这也揭示了大国关系的残酷法则——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中国选择了一条最符合自身利益的中间道路:既不让俄罗斯彻底倒向西方,又不为普京的战争买单。 正如那句克里姆林宫不愿承认的谚语:“当你只有一个朋友时,其实你已经没有朋友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舞台上,中国正以智慧和定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外交篇章。 对此你们怎么看?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竟然要辞职了?据知情人士爆料:俄罗斯的高层有可能会换人,下一个
【1评论】【9点赞】
说古道今
前苏联和俄罗斯一个德行,不可靠
落花吹雪 回复 04-01 08:30
哪个外国可靠。
毛小虫
老子就不喜欢结盟,独立自主,也不受要挟,也不在乎多个敌人
用户10xxx38
俄罗斯是只管自己潇洒任性,那管别人死活,我们保持中立都付出了代价,我们不欠俄罗斯人什么,俄罗斯没什么值得指责我们的,别不识好歹,一个拉胯的俄罗斯才是好俄罗斯。
韭菜炒大葱
俄罗斯就是东郭先生遇到的狼
以后再说
俄罗斯档案馆……
何锋
胡编乱造!断章取义!也无法破坏中俄关系!还印度要求俄罗斯用人民币支付?简直就是在写小说!
长青树
一切都是利益!俄罗斯出兵乌克兰有顾及他国利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