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愚蠢到什么程度?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超

静看云卷云舒情 2025-03-31 11:12:29

一个国家能愚蠢到什么程度?这里曾经是世界上最富裕、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人均GDP超过5万美元,可是现在却变成了难民的天堂,天堂变地狱,“圣母”是怎么做到能毁掉一个发达国家的? 2015年的德国街头,默克尔张开双臂欢迎百万难民的画面曾被奉为"人道主义灯塔"。这个人均GDP超5万美元的欧洲经济引擎,怎么也不会想到,仅仅几年后,科隆大教堂前的性侵案、慕尼黑商场的持刀袭击、柏林圣诞集市的卡车冲撞,会让"欧洲安全之都"沦为"犯罪试验场"。 德国政客们陶醉在"拯救世界"的自我感动中,将难民政策异化为政治正确的图腾。当汉堡市长在市政厅宣布"难民有权优先使用公共住房"时,台下掌声雷动的议员们选择性忽视了当地居民排队十年仍住不上公租房的现实。这种"慷他人之慨"的道德表演,本质上是将底层民众的生存空间拱手相让。 更荒诞的是法律体系的扭曲。柏林法院曾判决一名叙利亚难民持刀抢劫罪名不成立,理由是"他需要钱购买返乡机票"。这种魔幻逻辑让守法公民寒心:当犯罪行为被包装成"生存需求",法治社会的根基便开始动摇。 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们在论文中描绘着"多元文化乌托邦",却对难民营里日益猖獗的人口贩卖视而不见。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外交官们大谈"难民对经济的贡献",而鲁尔区的失业者只能在救济站领取发霉的面包。这种认知断层,源于精英阶层与普通民众的生存割裂。 汉堡港口的集装箱里,藏着来自非洲的非法移民;柏林的地下诊所中,少女们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接受割礼;科隆大教堂的阴影里,未成年难民组成的盗窃团伙横行无忌。这些画面与德国严谨的工业文明形成刺眼对比,暴露出"圣母"政策的致命缺陷。 更令人警醒的是社会信任的瓦解。慕尼黑啤酒节上,父母不敢让孩子离开视线;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的精英们下班后结伴回家;幼儿园门口的家长们自发组成巡逻队。当安全感成为奢侈品,所谓的"文明国家"不过是一具空壳。 卢旺达基贝霍教堂的血案不应被遗忘。1994年,当胡图族极端分子在教堂屠杀图西人时,西方"圣母"们忙着在安理会辩论"人道主义干预的界限"。这种袖手旁观纵容了种族灭绝,最终导致百万生灵涂炭。历史证明,当道德表演取代实际行动,灾难便已悄然降临。 今天的欧洲正在重蹈覆辙。巴黎郊区的燃烧汽车、伦敦地铁的持刀行凶、斯德哥尔摩街头的焚烧国旗,这些画面都在诉说同一个事实:没有边界的仁慈,终将变成吞噬文明的怪兽。 当柏林墙的残垣还在诉说自由的代价,莱茵河畔的"圣母"们却在亲手拆除文明的藩篱。一个国家的愚蠢程度,不在于它犯了多少错误,而在于它是否有勇气承认错误。毕竟,真正的文明,永远建立在清醒的认知之上,而非虚幻的道德幻觉之中。 信息来源:环球网 欧盟因难民潮面临分裂?德媒:应思考难民危机出现的根源在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