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的一天,孙立人照常回家歇息,到夜间他来到卧室,见到妻子已经躺下,于是便脱了衣服也上床,但当他像平时那样搂住妻子,却意外发现手感不对,床上这个人并不是妻子,后来他才知道这都是妻子的刻意安排,自己后来也接受了这一切。
等到孙立人看清楚那人的面貌之后,感到十分震惊,眼前的这个女人,竟然是自家的家庭护士张美英。发现这一点的孙立人忍不住询问其缘由,张美英见状就告诉了他实情,原来将她送到孙立人床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孙立人的妻子张晶英。
孙立人出身名门,早年间他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年少的孙立人在父母的包办下,与龚夕涛组建了家庭。
然而孙立人一直对此感到不满,他也从不认同这门婚事,结婚之后夫妻二人的关系名存实亡。他便一个人外出闯荡,在宋子文等人的帮助下,孙立人的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正是在这期间,他经人介绍认识了张晶英。张晶英来自湖南一个富裕的家庭,早年间跟随家人来到南京定居,受到母亲的影响,张晶英从小就在教会学校念书。
之后,她又来到了南京汇文女子中学,正是在这里读书的时候,张晶英认识了孙立人。两人一见钟情,很快就坠入了爱河,1930年,张晶英与孙立人在上海正式举行了婚礼。
对于孙立人过去的婚事,张晶英也非常清楚,她选择接受了丈夫的过去。二人结婚之后,夫妻之间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孙立人的事业也发展得十分顺利,逐渐成为国民党内的一员猛将。
然而由于战争的因素,孙立人到处奔波,张晶英也不得不跟着丈夫四处奔走。她没有任何怨言,一直默默打理着家中的各种事务,后来孙立人被蒋介石派往台湾练兵。
她跟着丈夫一起来到了台湾定居,那时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一走竟然再也无法回去。来到台湾后,孙立人还是像往常一样公务繁忙,每天在家里的时间并不长。夫妻二人结婚多年,却一直没有孩子,这件事成为两人的遗憾。
丈夫不在家屋里就显得更加冷清,张晶英在本地的亲友又没有几个,于是她开始接触佛教。张晶英很早就与宗教结缘,她的母亲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重新接触佛教后,张晶英逐渐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她的生活变得充实起来。
每天她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用于教会工作,还出资买回了被政府征用的善导佛寺,又花费了大量金钱印刷佛教刊物,宣传佛教的思想。
由于长期接触,张晶英逐渐有了遁入空门的想法,只是她舍不得丈夫一个人。一想到自己与丈夫结婚多年,又没能给他留下一儿半女,如今孙立人也是年过半百,膝下无子,这就让张晶英感到非常愧疚。
考虑到自己之后投身佛教的计划,张晶英决定先给丈夫物色一个女人,取代自己的位置。那样丈夫身边有了另一个人,还能替自己完成延续香火的任务,自己也就能放心地离开,专注于宗教事业了。
于是张晶英开始寻找合适的人选,她很快就找到了张美英,张美英是台湾高雄人,来自当地一个小康家庭。此前,张美英被选为孙立人家的家庭护士,她与张晶英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张晶英觉得张美英知书达理,样貌出众,非常适合孙立人。她便亲自出面,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美英,听到夫人这么说,张美英一开始也吓坏了,连忙拒绝。
张晶英再三劝说,张美英见到夫人如此坚持,她自己对孙立人也有好感,最终就同意了。
通过张美英得知妻子的安排后,孙立人一开始也感到无法理解,可见到妻子心意已决,孙立人便接受了妻子的安排。就这样,张美英取代了张晶英,成为孙立人的伴侣。
安排好了这一切之后,张晶英便离开了家里,正式遁入佛门,此后的余生她都致力于宗教事业。张美英没有辜负她的期望,与孙立人在一起之后,她很快就为孙立人生下了多个子女。
后来,蒋介石因故将孙立人软禁起来,一家人的生活变得非常困难。孙立人与张美英先后有了四个儿女,这一度让家里的开支越来越大。
好在夫妻二人共同努力,靠着他们的劳动,将几个孩子拉扯长大。几个孩子的出现,也让孙立人有了寄托,这给了他坚持下去好好生活的希望。
晚年的孙立人与张美英的日子过得依旧很好,他们也享受到了儿孙满堂的喜悦,孙立人也一直很感激曾经的妻子张晶英,若是没有她的选择,或许孙立人的后半生会是另一种结局。
鞭长莫急
远征军虎将,与数倍日军血战仁安羌救了几千英国人,中国驻印军的开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