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始终在纠结是谁开的第一枪!就算日本人把首都占领了,我们还在纠结这样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这是2023年引述的,我国大校戴旭曾说过的一句话,从卢沟桥事变一直到现在,我们把关注点一直放在这件事上,其实是一种思想僵化的表现。 "历史不会重复,但总会押韵。"这句话在当今国际形势下显得尤为深刻。 纵观近代中国历史,从甲午海战到卢沟桥事变,许多关键时刻都因过分谨慎而错失战机,戴旭大校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度纠结于"谁先开第一枪"的思维定式,实际上暴露了我们在战略层面的短板。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次重大抉择都牵动着民族的命运,北洋水师曾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之一,却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这不仅是一场军事失利,更是决策思维上的致命缺陷。 在面对外部威胁时,过分强调"礼让"往往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抗日战争初期,面对日军的蓄意挑衅,中国军队仍在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这种思维方式导致我们在战略主动权上屡屡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面对强敌,中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魄力,主动出战,敢于亮剑!这场战争不仅打出了国威,更重要的是突破了传统思维的桎梏。 当今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和平与发展依然是主题,但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不容动摇,在应对国际挑战时,果断与智慧同样重要。 防御性战略思维固然有其合理性,但过分拘泥于"谁先动手"的问题,可能会让我们在关键时刻失去先机,历史告诉我们,该出手时就要出手,战略自信与战略清醒缺一不可。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需要在保持理性克制的同时,培养积极主动的战略思维,国际秩序的演变告诉我们,机遇往往稍纵即逝,把握战略主动权才能赢得发展空间。 (信源:光明网2024年1月28日,关于锻造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中国人始终在纠结是谁开的第一枪!就算日本人把首都占领了,我们还在纠结这样一件毫
桃花花草桥
2025-03-31 11:44: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