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华裔核物理博士、清华副教授蒋国兵,在加拿大沦为油漆工,半年后,他在多

贺绪云讲历史 2025-03-31 12:33:46

2006年,华裔核物理博士、清华副教授蒋国兵,在加拿大沦为油漆工,半年后,他在多伦多401高速公路上跳桥身亡,年仅42岁,宁愿自杀也不愿回国,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蒋国兵,1962年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尽管家境贫寒,但是依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1979年,17岁的蒋国兵以湖北省理科状元的身份,成功考入了清华大学物理系。   在那个年代,这个年龄能够考上清华的,绝对算得上是天才。   在清华大学,蒋国兵的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   他完成了本科学业后,还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并在毕业后留校任教,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之一。   1996年,蒋国兵获得了前往美国普渡大学攻读核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公费留学机会。   在美国的学习经历,让他开阔了视野。   留学归来后,蒋国兵在清华大学继续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但是,他的妻子卢彩蓉非常想去国外生活。   妻子认为,以他们夫妻的学历和背景,在国外一定能过富裕的生活。   在妻子的不断劝说下,蒋国兵最终决定移民加拿大。   2001年,蒋国兵辞去了清华大学的工作,带着妻子和孩子移民到了加拿大。   但是,真实情况却和他们想象的不一样。   蒋国兵发现,虽然他有着非常高的学历,但是很难找到和专业对口的工作。   加拿大的就业市场对外来移民并不友好,尤其是对蒋国兵这样的核物理博士。   他的专业在加拿大并不热门,而且日常交流成为他最大的障碍。   投出去的简历连一封面试邀请都没有收到。   为了维持生计,蒋国兵不得不放下身段,去做一些体力活。   他在中餐厅当过厨师,也做过油漆工。   这些工作让他倍感屈辱和失落。   做油漆工的日子里,蒋国兵每天辛勤劳作,但收入却微薄得可怜。   他的月薪只有几千元人民币,生活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移民加拿大是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后来,为了更好地顺应加拿大的就业市场,读了化学博士学位,希望能找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   2002年,他成功考入了多伦多大学化学系。   在攻读化学博士学位期间,蒋国兵虽然努力学习,但是毕业后就业情况还是和想象中的不一样。   他发现自己依然难以找到一份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2006年,蒋国兵破防了。   他无法接受自己在国外的失败,更无法面对回国后同事的嘲笑。   他觉得自己的人生已经走到了尽头。   在那一天,蒋国兵像往常一样走出了家门,来到了多伦多401高速公路上的一座桥梁上。   他站在那里,心中充满了绝望。   最终,他选择了跳桥身亡,结束了自己年仅42岁的生命。   当时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有人认为:这真是太可惜了,这样的人却没有主见,听了妻子的话,断送了自己的前途。   还有人认为:这样的人不值得可怜,外国的月亮很圆吗?   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2
贺绪云讲历史

贺绪云讲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