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灭亲”!主持人问董明珠:“你身价过100亿,为何与亲哥哥20年不来

甜蜜游记 2025-03-31 14:11:51

“大义灭亲”!主持人问董明珠:“你身价过 100 亿,为何与亲哥哥 20 年不来往?”董明珠:“我跟他说,如果从我这里拿货,那就不要来往。”董明珠说到做到!结果哥哥把她移出家谱,20年两兄妹拒绝来往。 1995年的一天,格力营销部门负责人董明珠接到了一通特殊的电话。电话那头是她的亲哥哥,话语中透露出几分兴奋:"有几个武汉的经销商想通过我拿货,他们答应给我一些好处费。"这个消息让董明珠瞬间沉默了。在当时的家电销售市场上,通过关系走后门拿货是普遍现象,但对董明珠来说,这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她当即回绝了哥哥的请求,并明确表示:"如果要通过这种方式拿货,那我们以后就不要来往了。"紧接着,她直接打电话给那些经销商,宣布停止供货。这一决定,让她与亲哥哥的关系陷入了长达二十年的冰点。 这样的"大义灭亲",源于董明珠对企业管理的坚持。她出生于1954年,来自江苏南京一个普通家庭。父母给她取名"明珠",寄托着对女儿未来的期望。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她年轻时,丈夫的突然离世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作为一个带着年幼孩子的单亲妈妈,她没有被命运击倒。 1990年,是董明珠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她来到了珠海,加入了还不够知名的格力电器。从一名普通的业务员做起,她开始了自己的销售生涯。尽管此前从未接触过销售行业,但她凭借着过人的学习能力和坚韧的性格,很快就掌握了销售技巧。 在格力的第一年,她就创造了让人瞩目的业绩。通过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短短半年时间,她就完成了300多万的销售额。第二年,她的个人业绩更是突破到1600万,这个数字几乎占到了当时格力全年销售额的六分之一。 公司看中了她的能力,将她派往南京开拓市场。在这个对格力来说几乎是空白的地方,她展现出了惊人的业务能力。很快,她就拿下了200万的大单,随后将全年销售额推升至3650万。到了第三年,她的个人销售额已达到5000多万,在业内树立起了"金牌销售"的威名。 在处理经销商关系时,董明珠展现出了不同于常人的强硬作风。面对当时普遍存在的拖欠货款问题,她采取了"先收钱后发货"的政策。即便在公司高层提出妥协方案时,她也坚持自己的原则,最终成功解决了货款拖欠的顽疾。 正是这种雷厉风行的作风,为她赢得了"铁娘子"的称号。这种坚持原则的态度也让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1995年那个关键的时刻,她选择了公司利益高于亲情,这个决定不仅导致了与哥哥的长期决裂,更让她在家族中的处境变得尴尬。但在她看来,这不仅仅是两三万块钱的问题,而是关系到企业形象与诚信的重大原则。 董明珠对原则的坚持,让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与哥哥断绝关系后,她的名字被移出了家谱。这二十年间,曾经亲密的兄妹俩形同陌路,逢年过节也不再来往。这种隔阂不仅影响了兄妹情,也在整个家族中投下了阴影。 家庭关系的紧张,在董明珠与母亲的相处中也有所体现。尽管事业有成,但她始终未能与年迈的母亲实现团聚。当被问及为何不与90多岁的母亲同住时,她道出了现实的无奈:城市的生活节奏与老家的步调截然不同,母亲在城市里感到孤独,更怀念老家的朋友圈子。即便董明珠提出雇请保姆照顾,但终究抵不过母亲思乡的情结,最终只能让母亲回到了老家。 与此同时,她的职业生涯却在不断攀升。2005年,作为格力经营部部长的董明珠带领团队创造了骄人的业绩:格力空调连续11年在市场占有率、销量和盈利三个关键指标上位居全国第一。她的商业才能得到了国际认可,被美国某知名杂志评选为全球50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女强人之一。 2012年,董明珠的事业达到了新的高峰,她正式被任命为格力集团董事长。在她的带领下,格力在家电行业的地位愈发稳固。这些辉煌的成就背后,却是她在家庭生活中的种种缺失。工作占据了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探望母亲只能抽空进行,与亲人的联系也越来越少。 2015年,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传来:断绝关系20年的哥哥患上了癌症,正在医院接受治疗。面对至亲的病痛,所有的隔阂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董明珠放下了过往的成见,第一时间赶到医院探望。这场久违的相见,不仅是兄妹之间的重逢,更是一次互相理解与和解。 这些年来,董明珠始终在事业与亲情之间寻求平衡。她定期回老家看望母亲,确保老人得到妥善照顾。虽然不能朝夕相处,但她通过各种方式表达着对亲人的关心。与哥哥的和解,也让她明白了亲情的可贵。 从一个普通的业务员到商界"铁娘子",董明珠的成功来之不易。她的经历诠释了在商场打拼的不易,也展现了职业操守与亲情之间的复杂关系。二十年后的重逢与和解,证明了即便是最坚硬的原则,最终也难敌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时光流转,岁月沉淀,当年那个为了原则不惜与亲人决裂的"铁娘子",也在生命的历练中找到了平衡的智慧。

0 阅读:0
甜蜜游记

甜蜜游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