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水西流二刷才看懂的细节二刷《怒水西流》之后,这十个细节是远叔叔觉得值得仔细品的

电旋说娱乐 2025-03-31 20:11:21

怒水西流二刷才看懂的细节

二刷《怒水西流》之后,这十个细节是远叔叔觉得值得仔细品的,我甚至在品的过程中窥见到电影讲了但没完全讲的,藏得更深的故事。

细节一,消失的爸爸。

《怒水西流》中从头到尾只是一闪而过的一个镜头,那是一张过还没有关小伟的全家福,里面出现过张晓军的父亲,其他照片里这个父亲就没有再出现过(图一),那么这个人哪去了?我有一个更加暗黑的版本,会不会是一个家暴成瘾的父亲在某一次对闫慧茹、张晓军、张晓娟实施家暴的时候,被母子三人错手反杀了?又或者不是错手,而是故意联手反杀了?这母子三人也是从这一刻完全变成了利益共同体,他们三个有一个只属于他们仨的绝对不能说出去的秘密,而在关小伟进入这个家庭之后,这个秘密关小伟也不知道,但或许没有于娜的出现,某一天,忍无可忍的张晓娟会对关小伟说出这个秘密,以此成为两个人逃离这个畸形家庭的筹码,以上是我的猜测,大家可以品品。

细节二,“无处不在”的妈妈。

表面上看,张晓军是一个纯妈宝男,他喊“妈妈”而不是“妈”,这一方面说明张晓军始终没长大,另一方面体现了闫慧茹从家暴的阴影里蜕变出另一种状态,就是极致的掌控,张晓军因为家暴无法长大,她也不想让张晓军长大,闫慧茹希望她苦心维系的这个家的一切细节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甚至包括非亲生的关小伟以及毫无存在感的张晓娟,闫慧茹的悲剧之源是家暴,但经受过暴力的她没有变成对抗暴力的人,反倒是变成了以暴力为手段的人。

细节三,关小伟的复杂。

理论上,关小伟有至少三次有机会向警方讲出自己了解的真相,第一次是1998年目睹张晓军第犯案,第二次是发现于娜失踪,第三次是得知于娜被害,当然从1998年到2018年的这个阶段中他或许也有过无数机会,但他没说,这符合逻辑,一个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对家的渴望是超乎寻常的,童年的关小伟在说出并没有具体证据的实情和进入一个家庭有一个妈妈姐姐哥哥和新的小狗之间,有且只有一个选项,当然关小伟没有讲出当年所见还有一个原因,从1998年到2018年张晓军并没有继续犯案,因为带上了人工耳蜗,加上母亲的强力压制,这个阶段的张晓军是稳定的,再加上闫慧茹对他的PUA遍布生活的各个角落,家的概念逐渐在他心底扎根,也正因如此,电影结尾于娜说“要和他离开”,他再次提到“家”,导致于娜的悲剧发生,后来,是因为于娜的失踪,以及被害,让他对这个家,对家里的所有人彻底否定,但早已模糊善恶界限的关小伟没有选择对的方式,依然我行我素直到没有任何退路,这是他的一次次懦弱和对恶的纵容,让命运的回旋镖以那么令人唏嘘的方式回到自己头顶,并将他置于死地。

细节四,烧香拜佛的一家人

电影中出现过至少两场闫慧茹张晓军张晓娟上香拜佛的画面(图八),但有个细节,几次烧香关小伟都没有参与,闫慧茹也不强求,而佛龛的位置在闫慧茹的办公室里,闫慧茹的写字台玻璃板下面还压着几张保平安的平安符,这体现了母子三人的内心不安,日常烧香拜佛是能让内心平静的唯一方式,这说明闫慧茹母子三人有关小伟不知道的秘密,或许就是“细节一”说的那件事。

细节五,日全食和洪水

古时日全食即为天狗食日,是黑暗吞没光明,而故事中对应了闫慧茹的黑化。闫慧茹在看到日全食的时候眼神,以及她看到工友抬头看日全食的状态耐人寻味,那一天是她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但众人却在看那场“自然盛景”,只有自己深陷其中无法自拔,那一刻她是既痛苦又孤独的。洪水也是一个隐喻,肆虐的洪水就像恶之力,毫无逻辑且破坏力巨大。对于主人公冯泰山来说,98年的洪水和那一年的“恶鬼案”都是他抹不去的生命记忆。

细节六,黄角兰花的隐喻

电影中黄角兰花出现了几次,第一次在98年被杀的部分,女工身上出现兰花是为了利用花香掩盖异味,第二次是20年后,黄角兰花作为线索出现在芦苇丛里,那是关小伟故意引导警方把注意了放到“恶鬼案”上。电影中的设定黄角兰花是作为以香味驱赶蚊虫的功能被使用,但驱赶了蚊虫不代表杀死蚊虫,恶,避之不及,驱赶不走,只有根除,才是唯一正解。

细节七,张晓军哼《东方之珠》

远叔叔是80后,我记忆中,,1997年之后这首歌红到发紫,对应故事里的时间,“恶鬼案”是98年夏天,所以我分析大概是1998年闫慧茹给张晓军买了助听器,张晓军恢复了听力不再犯案,所以张晓军才一直哼唱这首歌。但我也想到另一种可能,这首《东方之珠》最早是1991年发布,彼时有在电台播出,那会不会张晓军儿时就有对这首歌的回忆,两种回忆交织在一起让他更加割裂?王迅老师的表演也到位,听力障碍的人,发声不准,唱歌更难。

细节八,于娜的死

这条故事线有点复杂,于娜来到养猪场之后,特别是被张晓军侵犯之后,本来是可以直接跑的,但她想和关小伟一起跑,所以拖着没说,结果悲剧发生,警察去她家调查失踪发现阳台的植物被精心照料说明她不是一个脆弱的人,不会自杀,她写日记说明她自律且有规划,而闫慧茹为什么从张晓军手里救下于娜但最后还是要害死于娜,第一闫慧茹不希望儿子再杀人了,第二于娜知道了儿子的秘密,这个人必须要杀但也只能自己杀,还是为了保护张晓军。至于为什么不马上杀,而是先关起来几天然后再杀,应该是要找到合适的时机伪造成自杀,本来闫慧茹会多关于娜一些时间,但因为关小伟报警,警方开始加快调查节奏,再加上关小伟也被警方列为嫌疑人,闫慧茹必须提前处理于娜,就赶在关小伟贝被羁押调查的时候伪造了于娜自杀的现场,一方面除掉了于娜,另一方面转移了警方注意力,还间接洗脱了关小伟的嫌疑。

细节九,闫慧茹的疯狂

一开始闫慧茹觉得万事妥当,自己安排得天衣无缝,警方也不会怀疑一个老太太,自己的儿子还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据,甚至她自信地通过字帖和日记主动把于娜被害的信息传递给关小伟,这就相当于和关小伟打了明牌,人就是她杀的,关小伟奈何不了她,看得出闫慧茹的掌控力和意志力超强,包括之后袭击女警,甚至要割女警的耳朵,都说明了这个人的疯狂是逻辑自洽的,为了保护孩子,准确地说为了保护他的儿子张晓军他能做一切事,还有一个细节,通过闫慧茹对儿子女儿的态度能够看出,闫慧茹是极度重男轻女的,但她的疯狂并不是原发性的,那是她被长期家暴之后产生的。

细节十,张晓军的畸形恋母

看过电影的对那个瞬间一定记忆犹新,警方给张晓军看照片,冯泰山一个一个说被害人,看到前四个的时候,张晓军的脸上甚至闪现了几分“得意”,眼神中甚至流淌出了“快感”,说到第五个他的表情出现了细微变化,眼神中有惊讶,但很快就消失了,他知道模仿他行凶的是永远能为他提供保护的妈妈,从小到大,张晓军在遭遇家暴的时候,犯错的时候,有任何过失或者诉求的时候,都是妈妈在帮助他,闫慧茹对张晓军的极度溺爱和张晓军的畸形恋母相伴而生,他能瞬间明白闫慧茹为了保护他铤而走险,他甚至认为这些是理所应当,而闫慧茹如此溺爱张晓军也或许也和家暴有关,他认为只有儿子能在关键时刻保护他,这些都是畸形的,都是极端的,都是恶之源。春日荐片季

0 阅读:0
电旋说娱乐

电旋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