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两位耄耋老人,千里迢迢到云南去看望早已牺牲的儿子,他们一左一右分坐在

微观世界录 2025-03-31 21:16:57

2022年,两位耄耋老人,千里迢迢到云南去看望早已牺牲的儿子,他们一左一右分坐在墓碑的两旁,面色哀伤,目光深邃,拍下了一张催人泪下的"全家福"。 两位老人从四川汉源远道而来,他们的儿子曹刚,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英勇牺牲,年仅18岁。 43年过去了,两鬓斑白的父母依然不远千里来到云南屏边烈士陵园,想要再看看永远停留在青春年华的儿子。 老父亲曹启东,是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军人,正是在父亲影响下,1978年,刚满18岁的曹刚主动提出要参军。 那时的曹刚,英俊挺拔,意气风发,面对儿子坚定的眼神,曹爸爸拍着他的肩膀说:"好样的,到了部队不要给我丢脸!" 曹妈妈虽然不舍,但也支持儿子,张罗着家人一起拍了一张全家福。 谁能想到,这张照片也成为这个家庭最后一张完整的合影。 入伍后,曹刚被分配到39师115团,凭着对军营生活的热爱,他很快成为了连队的优秀士兵。 每次写信回家,他都要向父亲汇报自己的进步,因为在他心中,父亲就是自己的另一个"首长"。 曹爸爸每次收到信,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不时的点头,骄傲道:"虎父无犬子!"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曹刚所在部队受命开往老山前线。 临行前夜,战士们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写下了遗书,曹刚在信中写道:"爸爸,妈妈,你们的儿子是为了祖国的领土完整而牺牲的,请不要伤心,这是一件多么光荣且自豪的事情啊!"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曹刚所在部队遭遇了越军猛烈炮火袭击,曹刚原本受伤被抬下了火线,可简单包扎后,他就又冲回了战场。 由于越军地毯式的炮击,冲在第一线的曹刚不幸被击中,壮烈牺牲。 战友们把他从战场上抬下来时,他的手一直捂在胸前的口袋上,那里有一张被鲜血浸染的全家福,定格着他对亲人最后的思念。 战后,曹刚被追记二等功,被葬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 儿子牺牲的噩耗传来,曹妈妈伤心欲绝,当场哭晕过去,曹爸爸摸着儿子的遗物,眼眶通红,却始终保持着军人的坚韧,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我儿好样的,爸爸为你骄傲!" 43年来,这对老人始终珍藏着儿子的遗物:那封泛黄的遗书、那张血染的照片、那件再也无法穿上的军装。 每当想念儿子时,他们就会轻轻抚摸这些遗物,仿佛能够触摸到儿子的体温。 2022年,曹爸爸和曹妈妈已经80多岁了,他们感觉身体一年不比一年,尤其是前两年,曹妈妈生了一场大病,让他们更加觉得生命无常,谁也说不好,自己还有多少时日。 于是,两人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再去云南看望儿子一次。 他们互相搀扶,跨越千里,带来了儿子生前最爱吃的点心,还在墓前摆上了鲜花和美酒。 曹妈妈认真又轻柔地擦拭着儿子的墓碑,就好似在抚摸儿子的面庞一样:"儿子,爸爸妈妈来看你了,你在边那边过得好吗?" 曹爸爸倒上一杯美酒,洒在墓碑前:"儿子,今天咱爷俩好好喝一杯!也许这是我和你妈妈最后一次来看你了…" 良久,两位老人都不愿离开,他们缓缓地坐在了墓碑两侧,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 这一刻,天地间仿佛瞬间就安静了下来,只剩下这对思念儿子的父母,和那座冰冷的墓碑。 同行的家人,将这温情而悲伤的一幕拍了下来,成为了他们余生最后一张合影。 照片被传到网上后,迅速传播开来,一下子就戳中了很多人的泪点。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这张照片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私人记忆,更是一个时代的历史印记,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永远记住:和平来之不易! 巍巍青山埋忠骨,朵朵白花祭英魂,值此清明时节,致敬先烈!他们的壮举将永远镌刻在祖国的丰碑上,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和铭记!

0 阅读:0
微观世界录

微观世界录

用好心态看世界,有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