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地下党员涂作潮与邻居打牌,闲聊中,邻居突然不说话,还凑到他耳边,轻声说:“老兄,老实告诉我,你是不是共产党?”
1937年的上海,风云变幻,日本侵略的阴影笼罩着这座城市。那时候,地下党员的生活就像踩在刀尖上,随时可能暴露身份。涂作潮就是其中一员,他在上海滩做秘密工作,表面上跟普通人没啥两样,每天跟邻居打牌、聊天,装得跟个市井小民似的。可那年夏天,老李的一句话,差点让他精心维持的平静生活崩盘。老李不是啥大人物,就是个普通邻居,平时话不多,但那天牌桌上,他突然不吭声了,眼神有点怪,然后凑过来问那句要命的话。
涂作潮当时啥情况呢?他是个地下工作者,任务是传递情报、联络同志,身份绝对不能露。1937年,国民党对共产主义者的围剿还没停,日本鬼子又进了城,上海的地下党日子更不好过。涂作潮得在夹缝里生存,既要防着特务,又得应付身边人的怀疑。老李这句问话,可能是随便猜的,也可能是听到了啥风声,甚至可能是有人指使他来试探。总之,这一下把涂作潮推到了风口浪尖,他必须马上想办法应对。
他咋办的呢?具体细节没啥史料写,但从地下党当时的处事风格看,涂作潮八成是先稳住情绪,装出一副啥也不知道的样子。地下党员都有严格训练,遇事不能慌,慌了就容易露馅。他可能笑笑,反问一句:“老李,你开啥玩笑?我哪像那种人啊!”这种打哈哈的方式,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还能试探老李的底。毕竟,直接翻脸或者跑路都不现实,容易引起更大怀疑。这种情况下,沉得住气是关键。
老李为啥会问这个呢?这得从1937年的上海说起。那时候,社会乱得一批,街头巷尾都在传共产党的事儿。有人说他们是救国英雄,有人骂他们是捣乱分子,谣言满天飞。老李可能就是听多了这些,脑子一热,问了出来。他不是啥坏人,也没证据,就是好奇心作祟。可对涂作潮来说,这好奇心就是炸弹,随时能炸得他粉身碎骨。那年头,邻里之间关系近,随口一句闲话都能传到特务耳朵里,涂作潮必须小心再小心。
再说说当时的地下党工作有多难。国民党特务到处抓人,上海租界虽然有点保护作用,但也藏着日本间谍和汉奸。涂作潮每天得装得跟普通人一样,跟邻居打牌就是掩护的一部分。牌桌上是情报交换的好地方,表面聊家长里短,暗地里传递消息。可这也意味着,他得时刻提防身边人。老李那句话一出口,涂作潮估计得重新掂量这牌还能不能打下去,甚至得考虑是不是该换个地方躲躲风头。
从历史看,1937年的地下党生存全靠智慧和胆识。涂作潮能活下来,肯定不是靠运气。他得有本事把危机变成机会。比如,老李问完后,他可能故意聊点别的,把话题岔开,让老李觉得自个儿多心了。这种心理战,地下党玩得贼溜。毕竟,他们不是啥高高在上的英雄,就是一群普通人,用命在拼信仰。那时候,上海的地下党损失惨重,好多人暴露就被抓,涂作潮能撑住,说明他脑子活、心够硬。
这事儿还有个背景,得提一提。1937年8月,淞沪会战打响,上海彻底乱了。日本占领后,地下党活动更艰难,涂作潮这种潜伏者压力倍增。老李问话的时机,正好撞上这节骨眼,估计涂作潮心里也犯嘀咕:是不是局势变了,有人盯上他了?他得一边应付老李,一边琢磨下一步咋走。地下党有个原则,暴露风险太大就得撤,可撤也不是随便跑,得有计划,不然连累更多同志。
老李后来咋样了?没啥记录说他举报了涂作潮,估计也就是问问而已,没真往深处想。可这事对涂作潮的影响肯定不小。他可能从那天起更小心了,跟老李打牌的次数少了,甚至找理由搬了家。地下党工作就是这样,一点风吹草动都得当大事处理。那年头的上海,特务、汉奸、邻居,谁都可能是威胁,涂作潮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活到最后。
再说说涂作潮这个人吧。史料里他不是啥大名鼎鼎的人物,但这种默默无闻的党员,才是地下工作的主力。他们没啥光环,没人给他们写传记,可没他们,抗战那条隐秘战线早塌了。1937年的上海滩,表面繁华,底下暗流涌动,涂作潮这种人,就是暗流里的石头,硬扛着压力往前走。老李那句问话,只是他生涯里的一个小插曲,但这插曲够惊心动魄,够让人捏把汗。
1937年的上海,后来咋样大家都知道了。日本占领,地下党转入更隐秘的斗争,涂作潮这种人,估计也在黑暗里继续干着自己的活儿。他跟老李的牌局,可能就此断了,但那句问话,肯定在他心里留了道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