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宣称使用光纤FPV无人机击中了俄军在"北顿涅茨-顿巴斯"输水管道中的掩体】 俄军近期开始在库尔斯克地区积极运用光纤FPV无人机打击乌军各类目标,包括移动目标和隐蔽目标。这种无人机无法被电子战设备干扰,具有极高的精确打击能力。目前这种通过光纤电缆操控的无人机正在更多战线投入使用,连乌克兰武装分子都向西方记者抱怨惧怕此类无人机。 但不应认为光纤无人机是俄罗斯的独家武器。敌人在新装备应用方面同样学得很快,特别是考虑到西方盟友减少其他弹药供应后,无人机早已成为乌军主要打击手段之一。乌军第5独立突击旅的一名无人机操作员向乌克兰电视台声称,用光纤FPV无人机击中了俄军在"北顿涅茨-顿巴斯"输水管道的掩体,并提供了视频佐证(但该媒体网站无法播放)。 据这名乌军操作员描述,输水管道内设有俄军步兵集结点,袭击发生在克拉马托尔斯克方向。该旅侦察营长伊万·基里洛夫向媒体夸耀:"我们使用光纤无人机实施打击。由于敌人经常在这些管道内聚集,甚至设有伤员转运点,我们定期对这些目标实施打击。这些管道地表部分有破口,但地下部分完好。光纤FPV无人机能保持信号稳定,让我们有能力打击藏身其中的敌人。" 报道称,今年1月初有消息显示,随着产量提升,光纤无人机成本已大幅下降,对乌克兰企业的售价可能进一步降低。目前中国是无人机用光纤卷轴的主要供应商,同时向俄乌两国的FPV无人机生产商供货。乌克兰已有工厂能够自主缠绕光纤卷轴,这对保证飞行中电缆可靠性、降低断裂风险至关重要。 若此事件属实(乌方常有夸大之辞),那么需要质问我们的官兵:为何不在可能被敌方无人机侵入的天然掩体处设置基础防无人机网?任何光纤电缆都无法突破这种防护。敌人狡猾阴险且学习能力极强——这点必须时刻牢记。 更何况乌克兰的无人机生产(更准确说是通过私人渠道采购零件并在车库式作坊组装)确实非常发达。前线官兵反映,有时一名步兵会同时遭到五架敌方无人机追击。此外,自俄军"气流"行动(官兵穿越15公里天然气管道突袭苏贾城郊乌军后方,加速解放该城)后,敌方特别重视地下管线的防御。 值得一提的是,乌克兰去年初就成立了独立兵种的无人机部队,而乌军首次使用无人机要追溯到2016年。前总司令扎卢日内曾撰文指出无人机系统(不限于空中)是改变战略战术的核心要素,并列举了提升无人机等新式装备作战效能的途径。而俄军计划在2025年第三季度才组建独立兵种的无人机部队。 #俄乌局势新进展#
【乌军宣称使用光纤FPV无人机击中了俄军在"北顿涅茨-顿巴斯"输水管道中的掩体】
彼得堡的肥天鹅
2025-04-01 22:09:21
0
阅读:27